健康養身★國二生全身過敏狂揉眼 導致視網膜剝離險瞎

國二生全身過敏狂揉眼 導致視網膜剝離險瞎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張姓國二生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結膜炎,原本雙眼矯正視力正常,因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年紀輕輕就已罹患白內障,加上經常用力揉眼睛,竟導致右眼視網膜剝離。所幸手術治療後,搭配眼用免疫抑制乳劑點眼治療,目前恢復良好。醫師提醒,家中如有過敏兒,家長應叮囑避免過度揉眼,如用藥或冰敷後仍不適,務必儘速就醫。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表示,節氣進入秋季,正是過敏好發期,張同學左右眼矯正視力原本分別為0.8與1.0,但因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得類固醇導致早發性白內障,雙眼視力驟降至0.1左右;加上她常因眼睛發癢難耐忍不住用力揉眼睛,且也經常反映上課看不到黑板,在家長陪同下前來看診,經白內障術前散瞳詳細視網膜檢查,赫然發現右眼視網膜竟已經剝離。

 

林純如解釋,在同時治療白內障與視網膜剝離的手術過程中,發現張同學的右眼視網膜裂孔大於90度,已呈巨大裂孔性視網膜剝離,所幸術後視網膜復位良好。雖然左眼也有白內障情形,但還未發視網膜剝離,為避免狀況惡化,特別提醒張同學千萬不可再用力揉眼睛,畢竟眼睛是纖細精巧的器官,必須細心呵護。

 

至於類固醇,雖然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標準治療藥物,但對於體質特殊的患者來說,長期服用容易造成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等,往往令醫病相當兩難。而類固醇並非不好的藥物,只是對於類固醇有不良反應的患者,目前可透過經衛生署核准的眼用免疫抑制乳劑治療,能有效減緩局部免疫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林純如介紹,免疫抑制乳劑具抗發炎作用,可抑制細胞調節反應的發生,降低對結膜的破壞,不過有些患者使用時眼部可能出現暫時性疼痛,或是眼部刺激的情形,都屬於正常現象。臨床實驗發現病患畏光、流淚、搔癢以及黏性分泌物的症狀可隨著時間有所改善,且可減少後援藥品局部性類固醇的使用。

 

林純如提醒,若家中孩童有過敏體質,除了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外,須留心眼睛發癢時孩子容易揉眼睛,假如用力道太大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因此學童檢查視力時,不僅需以散瞳精確檢查眼睛度數,更應確認水晶體清澈程度、視網膜是否有病變等情形,才能讓過敏孩子依然擁有好視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看病刷卡可繳費!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推出「醫指付行動支付App」,目前全台已有35家醫療機構,同時提供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繳費方式,民眾看病不用帶現金,也免耗時排隊繳費。5.5萬人次使用 女性最多根據統計,「醫指付行動支付App」今年上線以來,截至8月底,下載量達7.5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依照不同適應階段 提供早產兒父母各項協助隨著新生兒加護醫學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大為提升。但面對早產兒即將出院時,父母親往往是憂喜參半;喜的是,孩子終於渡過重重難關要回家,憂的是要自己面對隨之而來種種照顧問題。對此,奇美醫學中心認為,從早產兒寶寶出生開始,依屈服期、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除幽門桿菌,可有效預防消化性潰瘍及胃癌;台大跨國研究發現,近年抗生素使用量增加,造成幽門桿菌抗藥性上升,以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最明顯,也發現亞太各國的幽門桿菌抗藥性不盡相同,經由分析後,並進一步提供各國因地制宜的第一線治療藥物選擇。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現代人晚婚、高齡產子及人工受孕比例高,早產兒出生的比例也居高不下。為了呵護這些巴掌仙子,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連續13年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透過發展評估、醫師健檢和音樂律動等,希望藉由正向互助的力量,紓解早產兒家庭壓力,也讓早產孩童重拾自信,大步邁向新人生!定期追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