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內疫苗接種話題熱議不斷 癌友是否該施打新冠疫苗?

國內疫苗接種話題熱議不斷 癌友是否該施打新冠疫苗?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自從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全台最關注的焦點新聞,莫過於「疫苗」話題,從一開始國內採購不利,後來國際間日本、美國紛紛展現真友誼,接連捐贈疫苗給台灣,到最近郭董、台積電、慈濟的疫苗採購專案傳來好消息,國人對於疫苗短缺的恐慌,才得以安心。


「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 施打順位往下開放


再者,由行政院政委唐鳯規劃的「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也帶動國人施打疫苗潮,隨著日本連續3波捐給台灣的AZ疫苗,加上來自美國的莫德納疫苗,以及原訂的採購量陸續到位,疫苗施打的順位也往下開放,目前已開放18歲以上成人皆可上平台進行「意願登記」,系統會以長幼有序的原則,通知「預約接種」簡訊給民眾,待收到簡訊通知,就可依序安排疫苗施打。


#你登記疫苗了嗎? 疫苗預約平台操作常見問答集懶人包(▸read more)


疫苗是否混打? 專家小組仍在研議中


由於AZ疫苗傳出多起血栓不良反應及死亡個案,導致民眾接種意願不高,國際間也傳來,第1劑打AZ疫苗,第2劑打mRNA的BNT疫苗,中和抗體的保護力會提升。不過,國內目前的mRNA疫苗為莫德納疫苗,對於疫苗是否開放混打,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仍在研議中,尚未做出共識決議。


#疫苗混打行不行? 張上淳鬆口符合科學證據可納入考慮(▸read more)


近期民眾最在意的,除了有沒有疫苗可以打?對於本身患有慢性疾病,或是正在接受治療的病友,也紛紛詢問醫師專家自己目前的狀況是否適合打疫苗?其中,癌友也擔心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會不會造成身體的影響,但為了不讓癌症治療中斷,又必需頻繁進出醫院,或者是接受了化學治療,導致免疫力降低及身體虛弱,更會加深病友對於疫苗注射的疑慮。


癌友該不該打疫苗? 醫師建議接種以減少感染及重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表示,根據目前臨床準則,仍建議癌症病人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以減少感染及重症發生。但疫苗注射的時間,會受到治療的影響。


鄭企峰進一步說明,罹患固態腫瘤的病人,建議化學治療與疫苗注射時間間隔1至2週,較能夠刺激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但若是有使用Rituximab等免疫抗體治療時,則建議疫苗注射後2至4週再進行治療。


另外,有些病患接受腫瘤免疫治療,目前並無報導會增加免疫副作用,但因每位癌症病人都有其治療時之特殊性,在疫苗注射前仍建議與主治醫師作詳細討論,並在疫苗接種後,多補充水分及休息,若有發燒或其他症狀,也請與主治醫師密切討論或就醫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總是無辣不歡就是要大辣 小心加速聲帶老化壞了嗓子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單株抗體是治療癌症等多種疾病的重要選擇之一,但製作單株抗體時,得篩選單顆細胞且進行大量培養,加上傳統方式較為複雜,因此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許佳賢副研究員實驗室,研發微流體雙微井單細胞培養晶片技術,能加速擷取單顆個別細胞,並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中國信託(簡稱中信)慈善基金會發起的「點燃生命之火」全民愛心募款活動邁入第34年,日前在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辦點燈暨滑冰場開幕,為期3個月的募款活動正式開跑。關懷偏鄉資源匱乏 助孩童築夢送暖「點燃生命之火」長期關注台灣社會貧窮問題,過去33年...

閱讀詳情 »

別小看食道癌奪命危機!資深藝人安迪因食道癌辭世的訊息尚未平息,沒想到近日又再度傳出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也因食道癌復發而過世的噩訊,引起民眾一片譁然。為什麼食道癌致命機率這麼高?有哪些臨床徵兆?民眾又該如何預防呢?就讓我們聽聽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怎麼說。 根據臨床統計,食道癌多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國人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高精準度的癌症基因檢測需求越來越大。國內基因檢測業者行動基因推出「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利用尖端基因檢測技術及專業生醫與生物資訊分析,為晚期癌症病患找尋用藥選擇。該項檢測獲得2018年國家新創獎殊榮,目前正申請美國FDA IVD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