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內疫苗接種話題熱議不斷 癌友是否該施打新冠疫苗?

國內疫苗接種話題熱議不斷 癌友是否該施打新冠疫苗?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自從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全台最關注的焦點新聞,莫過於「疫苗」話題,從一開始國內採購不利,後來國際間日本、美國紛紛展現真友誼,接連捐贈疫苗給台灣,到最近郭董、台積電、慈濟的疫苗採購專案傳來好消息,國人對於疫苗短缺的恐慌,才得以安心。


「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 施打順位往下開放


再者,由行政院政委唐鳯規劃的「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也帶動國人施打疫苗潮,隨著日本連續3波捐給台灣的AZ疫苗,加上來自美國的莫德納疫苗,以及原訂的採購量陸續到位,疫苗施打的順位也往下開放,目前已開放18歲以上成人皆可上平台進行「意願登記」,系統會以長幼有序的原則,通知「預約接種」簡訊給民眾,待收到簡訊通知,就可依序安排疫苗施打。


#你登記疫苗了嗎? 疫苗預約平台操作常見問答集懶人包(▸read more)


疫苗是否混打? 專家小組仍在研議中


由於AZ疫苗傳出多起血栓不良反應及死亡個案,導致民眾接種意願不高,國際間也傳來,第1劑打AZ疫苗,第2劑打mRNA的BNT疫苗,中和抗體的保護力會提升。不過,國內目前的mRNA疫苗為莫德納疫苗,對於疫苗是否開放混打,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仍在研議中,尚未做出共識決議。


#疫苗混打行不行? 張上淳鬆口符合科學證據可納入考慮(▸read more)


近期民眾最在意的,除了有沒有疫苗可以打?對於本身患有慢性疾病,或是正在接受治療的病友,也紛紛詢問醫師專家自己目前的狀況是否適合打疫苗?其中,癌友也擔心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會不會造成身體的影響,但為了不讓癌症治療中斷,又必需頻繁進出醫院,或者是接受了化學治療,導致免疫力降低及身體虛弱,更會加深病友對於疫苗注射的疑慮。


癌友該不該打疫苗? 醫師建議接種以減少感染及重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表示,根據目前臨床準則,仍建議癌症病人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以減少感染及重症發生。但疫苗注射的時間,會受到治療的影響。


鄭企峰進一步說明,罹患固態腫瘤的病人,建議化學治療與疫苗注射時間間隔1至2週,較能夠刺激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但若是有使用Rituximab等免疫抗體治療時,則建議疫苗注射後2至4週再進行治療。


另外,有些病患接受腫瘤免疫治療,目前並無報導會增加免疫副作用,但因每位癌症病人都有其治療時之特殊性,在疫苗注射前仍建議與主治醫師作詳細討論,並在疫苗接種後,多補充水分及休息,若有發燒或其他症狀,也請與主治醫師密切討論或就醫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總是無辣不歡就是要大辣 小心加速聲帶老化壞了嗓子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原來月經報到時不洗頭不吃冰的真正原因!】 網路追追追  阿桑、梅豔芳的死去,給女人的忠告:女人月經來潮前會有頭暈者,是癌症的前兆。抗癌之母—莊淑旂博士生於1922年,今年80歲了,莊淑旂博士的抗癌養生法--女生月經來時為何不能洗頭?...很早以前就常聽到老一輩的人這樣規勸我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臨床上,曾有骨刺患者長期使用含羞草根,以為可以舒緩症狀,但其實這多是誤信偏方,萬一延誤治療,恐導致病情惡化;高雄市開業中醫診所院長蘇聰明指出,骨刺的證型多樣化,光靠一種草藥恐無法根治,尤其含羞草根化骨刺的說法,更無學理根據。另外,許多民眾也誤認為只要開刀治療就可將骨刺去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黃姓婦人因不小心誤食魚刺,且插傷腸壁,竟誘發急性腹膜炎!緊急就醫後,醫師透過內視鏡夾出約3公分的魚刺後,順利恢復健康,逃過險些誘發敗血性休克的風險。腸壁穿刺傷引起急性腹膜炎,症狀會出現腹痛、嘔吐、噁心等現象,嚴重甚至會出現血壓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應等;聖馬爾定醫院胃腸肝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