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內社區感染拉警報! 幸好「他」夠警覺通報採檢確診

國內社區感染拉警報! 幸好「他」夠警覺通報採檢確診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個案原侷限在華航群聚事件,今(11)日突然新增6名本土個案,衛生單位無法掌握感染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強調,台灣已經在社區感染階段,一夜間宜蘭縣匡列35名接觸者,新北市匡列115名接觸者,由檢驗Ct值研判都在早期發病階段,是否有其他感染者衛生單位緊急追查。


傳羅東聖母醫院急診1名醫師 通報2名個案採檢都確診


據了解,案1202在5月9日因身體不適,前往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就醫,當時急診醫師臨床研判下,果斷通報採檢確診,案1211也在同1名醫師撿通報採檢確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本土個案有3例自行就醫,當中2人就由同1名急診醫師通報採檢確診,醫師警覺性非常高。


疫調人員徹夜未眠 一晚總匡列接觸者152人


陳時中對通報醫師表達感謝外同時強調,案1202在工作場合都多值大夜班,平時摩托車上班,工作場地屬室內密閉空間,地方衛生人員速度非常快,確診後在一個晚間立即匡列37名接觸者,當中17個陰性,再發現5名確診個案,當中2人無症狀,疫調人員幾乎都徹夜未眠,也持續追查接觸者中。


陳時中也說,新北市疫調人員也速度很快,接獲案1203資訊後,馬上根據活動史匡列115人,全數列居家隔離,其他接觸者追蹤持續進行,同步展開檢驗;陳時中特別說,一夜間宜蘭縣與新北市衛生人員速度都非常快,也都相當辛苦,疫調匡列仍在持續中,有進一步訊息將會對外再公佈。


宜蘭群聚研判在發病早期 陳時中:防疫物資充足但心態不能鬆懈


同時,6名不明感染源本土個案,檢驗Ct值都偏低,約在11至25間,顯示病毒量高,很可能才剛發病具有傳染性;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案1202應該是剛發病,很快就匡列接觸者,找到其他確診者也些有症狀,Ct值都偏低,應該是很發病早期就圍堵,阻止病毒繼續擴散。


陳時中強調,如果有必要做基因定序,就會做釐清感染病毒可能來源,現在比對前次本土疫情爆發時,當時口罩等防疫物資數量都不足,現在則都很充分,不論口罩與酒精等都很充分,個人防疫上可以充足準備,但可能多少有點防疫疲乏,請大家提高警覺,自己防線一定要守好,這樣對大家都益處。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不到30歲竟白內障! 白內障手術不能等如何慎選療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嗜喝咖啡的中年男子,偶有心悸現象,原以為單純是咖啡因引起而不以為意。近期因持續併發胸悶、氣喘而無法工作,且症狀持續約一週,甚至無法平躺、體重激增,下肢也開始有水腫而就醫。經診斷為「重度二尖瓣瓣膜逆流」,且合併肺水腫、哮喘及咳嗽症狀。經藥物治療控制心衰竭及肺水腫現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近2000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族群主要是20~40歲的成人,發病原因主要是因為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發炎,進而造成中樞神經病變。由於人類的神經系統受損後不易修復,因此有效控制病程的進展與復發,是多發性硬化症治療的重點。然而許多病患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60歲的謝先生歌藝不錯,朋友叫他「歌神」,但因漸進聲音沙啞,到處求醫查出是「聲帶溝」出了問題,甚至被宣告「聲音沒救了」,求助於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孫傳鴻醫師,實施微創甲狀軟骨聲帶整型術治療,聲音回來了,更重拾歡唱時光! 愛飆高音唱出聲帶溝 傳統手術易二次受傷 好歌喉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7對夫妻即有一對不孕,其中原因,主要是輸卵管問題,以及子宮因素,因此相當多人選擇使用人工方式助孕,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張帆醫師表示,為了避免白費力氣,先將子宮環境治療好,自然可提升嬰兒活產率。29歲洪姓少婦多年來經痛難耐,婚後兩年肚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