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衛院研發「只需1/5藥量殲滅癌細胞」新藥! 對6大凶癌全有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只要原本5分之1的藥量,就可以殲滅癌細胞!台灣新藥科技做到了。國衛院今(15)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其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新藥研發團隊研發出新的化療抗癌新藥,經初步動物實驗,僅需用到目前市售藥物的20%用藥量即可達到抑制甚至縮小腫瘤的效果,且至少對肝癌、乳癌、大腸癌、腦癌、肺癌及胰臟癌都見效,已獲美國FDA核准同意進入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新藥研發團隊是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研發出這款小分子抗癌藥物傳輸系統DBPR115,今年1月15日已獲美國FDA核准同意執行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成為國內第一個本土研發的抗癌藥物傳輸系統的具體成功案例。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倫表示,這款抗癌新藥是運用專利技術,鎖定在腫瘤癌細胞上的特定抗原,他形容有如轟炸機瞄準的「靶點」,讓擔任導彈頭的藥物傳輸系統能精準地攜帶藥物到達腫瘤細胞,集中轟炸,提升療效並降低了傳統化療全身性的副作用。

鄒倫說,目前DBPR115 小分子抗癌藥物是裝載了一款「老藥」,與市售藥物CPT-11相比,僅需20%用藥量即可達到數倍對大腸直腸癌及胰臟腫瘤生長的抑制效果。而小鼠實驗也顯示,對於肝癌、乳癌、腦癌、肺癌等有同樣效果。

DBPR115早在3、4年前已成功技轉廠商。鄒倫指出,目前已完成臨床前試驗的一切準備,除了要在美國進行人體試驗之外,也將向國內食藥署申請進入人體試驗。

鄒倫強調,相較於大分子的傳輸系統,小分子胺化合物製程穩定,且造成免疫反應的機率小,相對於生物製劑的優勢更多,限制條件更少。而開發新的藥物傳輸與辨識系統,是藥物研發領域中極重要的一部分,這款藥物傳輸系統能有效應用於標靶抗癌藥物,為治療重症疾病帶來新的曙光。

照片來源:國衛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消息!北市新增愛滋感染人數連降3年 去年更是10年最低

每天一杯「半糖紅茶」! 35歲男年輕型糖尿病上身併發症比老人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根據統計,超過一半以上的誤食中毒事件發生在小於6歲的孩童,尤其口腔期階段的小寶寶會藉由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的滿足。另外,數據結果也發現,最常發生中毒意外的地方並不是在戶外,而是在家中。 任何東西都有可能造成兒童的誤食,包括藥物(降血壓藥物、降血糖藥物、維他命藥片、兒童藥水)、細小物品(玩...

閱讀詳情 »

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謝登富,耗時1年多整理寫成《說不出口的「泌」密:一本大獲全「腎」療癒實錄》衛教書,幫助病人就醫前後都能好好理解泌尿系統疾病,得到最好治療效果。 泌尿系統病人常拖到最後一刻才想找醫生,門診的問題也很類似。謝登富醫師有20年臨床經驗,2016年榮獲大台中醫師公會第3屆醫療貢獻獎後...

閱讀詳情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第2大常見癌症,2018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在《全球醫藥新知》篇中「患乳癌的女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高嗎?」的報導,根據知名國際學術期刊《HeartRhythm》發表的1項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罹患心房顫動(Atri...

閱讀詳情 »

近期北半球國家除美國疫情仍處高峰外,歐洲、中國大陸、香港等多數國家流感病毒活動已逐漸趨緩,惟仍處流行期。流行病毒型別除中國大陸南方及香港仍以H1N1為主外,其他國家多轉為H1N1與H3N2共同流行,日韓2國則以H3N2為主。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累計82,252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