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在外有口難言 原來是選擇性緘默症

在外有口難言 原來是選擇性緘默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歲的小莎在家活潑多話,在幼稚園卻幾乎不說話,有天同學咬傷小莎,她卻沒有開口求救,連老師都沒有發現;直到回家後,媽媽幫忙洗澡時,發現背上布滿瘀青、咬痕,小莎才大聲哭泣。經過就醫診斷,原來是得了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症 兒童盛行率約千分之7

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理事長黃晶晶指出,選擇性緘默症為一種焦慮症,兒童盛行率約千分之7,也就是每140位中就有1名兒童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幼年時期介入可以痊癒;若未及早協助,選擇性緘默症可能延續至成年,且家人發生焦慮、社交困難的機會,也比較高。

緘默兒常被誤認害羞、怕生

黃晶晶理事長表示,緘默兒不是不願意說話,是恐懼而說不出話來。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在家如同一般人,可以與親密家人、朋友正常說話,但是有其他人在場就不能說話,可能被認為是怕生、害羞,通常在到了學齡階段,問題才會顯現出來。

資源非常稀少 籲政府重視

黃晶晶理事長強調,目前國內選擇性緘默症的資源非常稀少,包括教育、醫療及社會體系,患者只能默默承受忽略、誤解,呼籲政府推動相關權益,建立從家庭、學校、醫療到社會的協助網絡。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7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臺北市先前實施每周一次免費牛奶的政策,而現任市長柯文哲卻說要暫緩執行。柯文哲說,若要補充鈣質,每為孩童發鈣片即可。此話一出,引起更大的爭議。關於兒童攝取鈣質,其實也是大學問,我們就讓專家來告訴你。根據台灣衛福部的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是這樣的: 6月以下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愛滋燭光日屬於球性的串連行動,為了紀念因愛滋而辭世的朋友,固定在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包括新加坡、澳洲等共115個國家,透過凝聚起來地燭光,給予受愛滋困擾的朋友們溫暖和關懷,露德協會更在臉書粉絲專頁發起愛的填空活動,獲得許多網友們的回響。透過網路、臉書的互動下,愛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篩檢子宮頸癌準確率再提升!雙和醫院研究團隊,找到子宮頸細胞癌化的甲基化基因,搭配抹片檢查,子宮頸癌篩檢準確率可達8成9,只需2小時即可獲得結果,且民眾可自我檢查兼具隱私性。成果已刊登於《Cancer Medicine》期刊。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指出,研究發現,癌前病變及...

閱讀詳情 »

【排毒】小米桂圓粥 食材:小米60g、水適量、枸杞適量、冰糖適量、桂圓30g 做法: 1)準備食材 2)小米淘洗乾淨 3)桂圓肉和枸杞洗淨 4)鍋內加足量的水,加入小米,大火燒開,小火煮25分鐘,水要一次加足,中途不要加水,中間攪拌幾次防止粘鍋 5)加入桂圓煮5分鐘 6)加入枸杞和少許的冰糖煮1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