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在家不活動 再截肢率達3成

在家不活動 再截肢率達3成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2歲的沈先生,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衰竭合併血液透析病史,3個月前發現右大足趾出現潰瘍壞死壞疽傷口,先到醫學中心求診,後找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診治,經檢查發現,右腳動脈嚴重鈣化阻塞,且已有輕度發燒,嚴重度評估為第6期,需立即打通血管,控制感染,才能有機會保住右腳。

截肢端傷口的癒合率僅6成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8千人截肢,而超過一半的病人截肢前,未做血管循環評估,輕易放棄有機會可以挽回的腳,雖然截肢可以快速解決這類難醫的傷口,但是截肢手術引發的死亡率高達3成,而截肢端傷口的癒合率僅6成,此外,截肢後能靠義肢活動的病患往往不到4成,多數患者長時間在家不活動,再截肢率更高達3成。

照顧好傷口 減少截肢的命運

因此,截肢的結果除了增加家庭照護負擔及社會醫療成本,更是降低患者尊嚴及求生意志,進而縮短患者壽命,絕對是醫療結果的下下策,有效整合醫療資源,盡力保留病人肢體,才能維持原來生活品質。

3年來,來到安南醫院求診的嚴重下肢動脈阻塞患者(均為第4期以上)已有466位,其中50%是洗腎病患,透過慢性傷口小組的聯合照護模式,已經成功挽救了440條腿,僅6%病患須接受截肢。(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4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現代人生得少,部分父母因工作關係,會將孩子交託給爺爺奶奶照顧,經濟寬裕的狀態下,多會滿足孩子的慾望,但是因為隔代教養或父母過度寵溺的情況,很容易將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媽寶」,讓溺愛成為毒藥;所以若不想養出媽寶,父母應該學會給孩子適度的挫折,以免孩子無法忍受挫折,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許多人怕吃肉會使膽固醇含量高,但更擔心商業飼養下的肉品都有打生長激素,轉而吃素希望能遠離疾病,但有些素食經過烹調後,反而營養素都流失了,這樣的素食就不見得那麼好。 只攝取素食,還是會缺乏一些營養素,建議可以從保健食品中攝取維生素B12及鐵質。蛋白質則可從豆製品...

閱讀詳情 »

蔬果生長寄歲月,寄土地,寄自然;人亦同。以六十種蔬果道盡歲時轉換,天地人情焦桐越過生命低谷、重新品嚐自然真滋味經典之作 「只有蔬果才能表現季節的節奏感。」 自古以來,農民跟隨節氣,春耕夏耘,栽種不同的作物,依循風土,創造各種美食,所謂「歲時」,便是人們如何配合四季運行而行事,是人與自然和諧互動的體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腋下多汗的問題,因遺傳關係讓男女都有機會在夏日面臨大汗災,中午吃飯時間深深害怕走得太遠、曬得太久,讓腋下又有可能莫名出汗,回到辦公室成為臭男腥女,要談公事好尷尬,送份公文到老闆辦公室前更是得多撒幾滴香水才敢前往。無獨有偶的尷尬問題,都在你我身邊被貼上狐臭標籤,在醫學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