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職傷通報結果出爐 骨骼肌肉最傷最多 

職傷通報結果出爐 骨骼肌肉最傷最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從事重複性勞動動作民眾當心,肌肉骨骼疾病恐找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日前公布107年全國職業傷病診治網絡職業疾病通報件數,計2,158件,比率最高者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813件,占37.7%;其次為職業性聽力損失609件,佔28.2%;第三為職業性皮膚疾病329件,佔15.2%。

職業性肌肉骨骼病居冠 製造業傷最多

根據統計,107年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以「製造業」占29.2%最多,其次為「營造業」占19.4%、「住宿及餐飲業」占12.3%;職業性聽力損失以「製造業」占94.6%最多;職業性皮膚病則以「住宿及餐飲業」占27.7%最多。

職安署表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主要是重複性動作、不當施力或負荷過重所造成。常見職業別包括建築工、搬運工、電子零件組裝及食品加工等作業人員,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肌腱腱鞘炎或椎間盤突出等肌肉骨骼相關疾病。如未經適當治療或復健,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傷害,雇主應透過改善工作界面或提供適當輔助設施,減少勞工重複性不當施力或抬舉重物。

職業聽力傷害常永久 職業皮膚常見美髮業

此外,職業性聽力損失為一種永久性傷害,是指長期暴露於高噪音的工作環境下,所造成的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其症狀常被輕忽,常見於金屬零件組裝加工業及紡織業等工廠,因研磨機、沖床、紡紗機等機械運轉所產生噪音危害。

在預防方面,除以工程改善來降低噪音源外,需定期實施作業環境監測、實施噪音特殊健康檢查,並使勞工確實配戴有效之防音防護具或減少工作暴露時間等。

職安署進一步指出,職業性皮膚疾病則常見於從事餐飲、美容美髮、泥作及長期接觸化學品等作業的勞工,但因多數情形僅造成皮膚紅腫或搔癢,容易被忽略是工作因素所造成的傷害,雇主需提供適當的防護具外,並應實施完整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以避免接觸危害物質。

勞工有職傷疑慮 諮詢職業傷病中心

勞動部表示,全國開設10家職業傷病防治中心,並於各區連結數家網絡醫院,以就近提供勞工職業傷病因果關係診斷、諮詢及轉介等服務,並進行職業疾病通報。至108年起已有81家網絡醫院,平均每週開設240診次。

勞動部提醒雇主、事業單位及勞工朋友,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相關規定,雇主應規劃及採取必要安全衛生措施,以防止危害性化學品、粉塵、噪音或重複性作業等造成的危害。若有疑慮,可向各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及職業傷病防治中心諮詢。

【延伸閱讀】下背僵硬疼痛 僵直性脊椎炎重達標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家可能在電影中或是現實生活中看過這樣的景象,醫生拿著電擊器對著病人的胸口實行電擊,除瞭解決心律不整的問題外,也可以讓病人暫時停止的心跳重新恢復,但最新的發明,在未來這樣的功能,只要用你的手機上的App就可以做到了。   ▼這個由美國伊利諾大學的...

閱讀詳情 »

來源   荸薺可以化包塊(現在叫腫瘤),這是陳醫師外曾祖父多年行醫傳下來的秘方。外曾祖父在民國時是地方名醫。那時由於戰亂,很多求醫的人家境貧窮,所以外曾祖父特別注意研究用價格低廉的草藥甚至食物來治病的方法,每收奇效。他用荸薺治了很多長包塊的人。因為那時候中醫不知道癌症這個名詞,所以現在無...

閱讀詳情 »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紅潤而光潔的面容,因為這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也使自己更能精神愉快,還能有益於身心健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卻不是那麼幸運,不是臉上長滿褐色的雀斑,就是臉上有黑色的斑點,使得她們懊惱不已。 對於女人來說,雀斑其實就是一種單純的淺棕色或褐色皮膚斑點,多數長在面部,雖不影響健康,但直...

閱讀詳情 »

  1、小蘇打洗腳治高血壓 本人以前血壓經常處在高壓160、低壓90的位置,吃各類降壓藥多種,治療效果不大,後經一老者介紹一方法:用小蘇打洗腳,把水澆開,放入二三勺蘇打,等水溫能放下腳時開始洗,每次20-30分鐘,我洗了三次很是見效,至今已有20年了,一直末犯。 (李克昌) 以下圖片來源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