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職傷通報結果出爐 骨骼肌肉最傷最多 

職傷通報結果出爐 骨骼肌肉最傷最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從事重複性勞動動作民眾當心,肌肉骨骼疾病恐找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日前公布107年全國職業傷病診治網絡職業疾病通報件數,計2,158件,比率最高者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813件,占37.7%;其次為職業性聽力損失609件,佔28.2%;第三為職業性皮膚疾病329件,佔15.2%。

職業性肌肉骨骼病居冠 製造業傷最多

根據統計,107年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以「製造業」占29.2%最多,其次為「營造業」占19.4%、「住宿及餐飲業」占12.3%;職業性聽力損失以「製造業」占94.6%最多;職業性皮膚病則以「住宿及餐飲業」占27.7%最多。

職安署表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主要是重複性動作、不當施力或負荷過重所造成。常見職業別包括建築工、搬運工、電子零件組裝及食品加工等作業人員,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肌腱腱鞘炎或椎間盤突出等肌肉骨骼相關疾病。如未經適當治療或復健,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傷害,雇主應透過改善工作界面或提供適當輔助設施,減少勞工重複性不當施力或抬舉重物。

職業聽力傷害常永久 職業皮膚常見美髮業

此外,職業性聽力損失為一種永久性傷害,是指長期暴露於高噪音的工作環境下,所造成的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其症狀常被輕忽,常見於金屬零件組裝加工業及紡織業等工廠,因研磨機、沖床、紡紗機等機械運轉所產生噪音危害。

在預防方面,除以工程改善來降低噪音源外,需定期實施作業環境監測、實施噪音特殊健康檢查,並使勞工確實配戴有效之防音防護具或減少工作暴露時間等。

職安署進一步指出,職業性皮膚疾病則常見於從事餐飲、美容美髮、泥作及長期接觸化學品等作業的勞工,但因多數情形僅造成皮膚紅腫或搔癢,容易被忽略是工作因素所造成的傷害,雇主需提供適當的防護具外,並應實施完整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以避免接觸危害物質。

勞工有職傷疑慮 諮詢職業傷病中心

勞動部表示,全國開設10家職業傷病防治中心,並於各區連結數家網絡醫院,以就近提供勞工職業傷病因果關係診斷、諮詢及轉介等服務,並進行職業疾病通報。至108年起已有81家網絡醫院,平均每週開設240診次。

勞動部提醒雇主、事業單位及勞工朋友,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相關規定,雇主應規劃及採取必要安全衛生措施,以防止危害性化學品、粉塵、噪音或重複性作業等造成的危害。若有疑慮,可向各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及職業傷病防治中心諮詢。

【延伸閱讀】下背僵硬疼痛 僵直性脊椎炎重達標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也使得疾病可以更快獲得控制,進而能夠使病人更快復原!有一名八十多歲老婦人,因為膝蓋骨關節感染化膿,經由使用負壓沖洗引流系統,有效的做好清創,使得感染獲得控制,讓她很快就復原了。 曾經置換過人工關節打上鋼板 發明此項負壓沖洗引流系統的衛福部雙和醫院骨...

閱讀詳情 »

【文/Beauty美人圈.Letisha】 冬天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已經穿得夠多了,但為什麼還是冷到不行?穿再多都沒有用,除了可能體質較弱外,其實還有以下四個日常習慣會讓人變成拎ㄉㄟˋ喔!   #NG習慣一:穿兩層襪子 小編第一個習慣就中了(淚)冬天的時候,因為害怕不夠暖和,有的人會選擇穿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日前25萬人走上街頭訴求同婚合法化,但反同婚團體則持反對立場,還有公衛學者認為,同志族群不宜收養孩子,以防孩子容易得A肝。對此,疾管署發布聲明澄清,任何人只要接觸不潔飲食、不安全性行為都可能會感染,且可接種疫苗有效預防。 A型肝炎為糞口傳播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 疾管署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有很多人因為膽結石就醫,甚至得要割除膽囊來治療,由於膽結石好發原因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想要預防成為「無膽族」,在飲食上就得要好好把關;營養師建議,一般人想要預防膽結石得要均衡飲食,對於已經有膽結石,而要避免膽結石坐大,不要成為「無膽族」,則是要採取低脂飲食。 高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