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均衡飲食慶元宵 北市聯醫研發低卡高纖湯圓

均衡飲食慶元宵 北市聯醫研發低卡高纖湯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低卡高纖湯圓過元宵!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吃元宵是傳統的民間習俗,有團圓美滿的好兆頭。在防範新冠肺炎的疫情下,減少外出群聚,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自行在家烹煮營養的料理,如何在家烹飪低熱量又營養的元宵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改良傳統元宵,研發出「繽紛高纖五彩圓」,不僅色彩繽紛且低熱量、高纖及富含多元植化素成分。闔家團圓之際,快來試著做做看,慶元宵同時吃得均衡營養、窈窕又健康!

一、  低卡高纖好消化:

    市售元宵多為糯米成分,黏性高且較不易消化,攝取過多易致脹氣。而「繽紛高纖五彩圓」是運用不同顏色之地瓜或全穀雜糧等蒸熟製成,油脂含量低、熱量低、高纖、易消化;搭配之湯底,則是運用富含膠質的白木耳,口感效果黏稠滑順,冷冷的天氣再加入老薑和少許的紅糖,熬煮成「黑糖薑汁白木耳露」,口感滑順好消化。

二、  多元營養少負擔:

    傳統元宵成分為糯米,屬於精緻澱粉且多以白色為主,而「繽紛高纖五彩圓」使用食材以熟馬鈴薯分別加入少許抹茶粉、紅色火龍果汁、紅紫地瓜等天然蔬果食材來增加色彩及風味,同時富含多元天然植化素及營養素,如多酚類、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等,另外在製作過程加入無糖豆漿或牛奶取代開水拌勻,可以增加優質蛋白質的補充,也可提升營養價值。

三、  減糖提味更健康:

    吃元宵的同時,別看元宵小小一顆,熱量卻很高。一般傳統無包餡的小湯圓20顆或包餡元宵3顆,再加上甜湯,兩者熱量皆為280大卡,相當於1碗飯的熱量。五彩圓使用高纖全榖雜糧類食材增加色彩與風味,湯底可替換天然的桂花、枸杞、花草茶、薑汁等提味,保留食材原本風味、也可減少額外糖份的攝取。

臺北市衛生局也提醒民眾,在外選購元宵或湯圓時,建議先查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每份」、「本包裝含幾份」及「每100公克」等,聰明換算並詳細比較,選購熱量、脂肪、飽和脂肪、糖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同時也要搭配適量運動,減去節慶飲食時多餘攝取的熱量。

【延伸閱讀】

八旬翁2度戰勝淋巴瘤 「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治療助攻

奇癢難耐抓到流湯! 生物製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讓她重掌生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低卡高纖湯圓過元宵!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吃元宵是傳統的民間習俗,有團圓美滿的好兆頭。在防範新冠肺炎的疫情下,減少外出群聚,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自行在家烹煮營養的料理,如何在家烹飪低熱量又營養的元宵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改良傳統元宵,研發出「繽紛高纖五彩圓」,不僅色彩繽紛且低熱量、高纖及富含多元植化素成分。闔家團圓之際,快來試著做做看,慶元宵同時吃得均衡營養、窈窕又健康!

一、  低卡高纖好消化:

    市售元宵多為糯米成分,黏性高且較不易消化,攝取過多易致脹氣。而「繽紛高纖五彩圓」是運用不同顏色之地瓜或全穀雜糧等蒸熟製成,油脂含量低、熱量低、高纖、易消化;搭配之湯底,則是運用富含膠質的白木耳,口感效果黏稠滑順,冷冷的天氣再加入老薑和少許的紅糖,熬煮成「黑糖薑汁白木耳露」,口感滑順好消化。

二、  多元營養少負擔:

    傳統元宵成分為糯米,屬於精緻澱粉且多以白色為主,而「繽紛高纖五彩圓」使用食材以熟馬鈴薯分別加入少許抹茶粉、紅色火龍果汁、紅紫地瓜等天然蔬果食材來增加色彩及風味,同時富含多元天然植化素及營養素,如多酚類、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等,另外在製作過程加入無糖豆漿或牛奶取代開水拌勻,可以增加優質蛋白質的補充,也可提升營養價值。

三、  減糖提味更健康:

    吃元宵的同時,別看元宵小小一顆,熱量卻很高。一般傳統無包餡的小湯圓20顆或包餡元宵3顆,再加上甜湯,兩者熱量皆為280大卡,相當於1碗飯的熱量。五彩圓使用高纖全榖雜糧類食材增加色彩與風味,湯底可替換天然的桂花、枸杞、花草茶、薑汁等提味,保留食材原本風味、也可減少額外糖份的攝取。

臺北市衛生局也提醒民眾,在外選購元宵或湯圓時,建議先查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每份」、「本包裝含幾份」及「每100公克」等,聰明換算並詳細比較,選購熱量、脂肪、飽和脂肪、糖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同時也要搭配適量運動,減去節慶飲食時多餘攝取的熱量。

【延伸閱讀】

八旬翁2度戰勝淋巴瘤 「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治療助攻

奇癢難耐抓到流湯! 生物製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讓她重掌生活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1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市1名女國中生,9月底在學校集體接種輝瑞BNT疫苗,10月5日出現發燒症狀,家人帶到診所就醫以為是感冒,因高燒不斷後前往醫院,確診心肌炎陷入昏迷,使用葉克膜治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女學生情況良好。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9月24日在校園集體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持續1年多的COVID-19疫情重創台灣許多產業,除了資本雄厚的大企業能夠度過危機,許多中小型企業無法承受這波衝擊,正面臨生死關頭;特別紡織產業,台灣有許多陪著經濟成長的紡織中小型代工廠、家庭手工已被稱為「夕陽產業」,現在更是雪上加霜。看到紡織產業面臨的困境,福貓挖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騎自行車、步行,甚至是乘坐大眾交通工具等通勤方式,都可以降低罹患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根據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上的研究,開車上班的人罹患癌症、心臟病和早逝的風險都會增加。 科學家們針對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25年間的30萬名通勤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過去乳製品為人熟知的好處,是可以增加人體的鈣質含量,對於骨骼健康有幫助,但全脂牛奶因富含飽和脂肪,有些人擔心會傷害心血管的健康,然而,現在根據刊登在《PLOS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多吃乳製品反而能夠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於報導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