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坐月子補出便秘、口乾舌燥? 產後調理別錯誤猛用生化湯、麻油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坐月子有些傳統觀念未必符合現代人!30歲的邱太太在生第一胎時,在家坐月子,從中藥房買了生化湯,並吃了快1個月的麻油湯品,卻覺得體質變得比以前燥熱,容易便秘、口乾舌燥,讓即將迎接第二胎的她,現在想到坐月子就心驚。中醫師強調,產後調理的中藥及藥膳建議諮詢專業的中醫師,針對體質做個人化的調養才對。

產後調理,過去是為了保全婦女在歷經生產而氣血耗散、體力損傷下的健康,通常會藉助食補、藥膳來幫助恢復元氣。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許雅婷表示,其實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現今生產技術進步,現代女性亦不像古代產婦體質虛弱,但生產過程還是會造成氣血虧虛,因此藉由適當的藥補食補及生活起居,有助身體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並解決產後常見的腰痠、筋骨痠痛、掉髮、疼痛等不適症狀。

但古法也得調整,許雅婷舉產後調理中藥最常見的生化湯為例,自古以來就有不同組成與劑量,例如自然產或剖腹產兩者在坐月子的方式就有差異,生化湯喝越多惡露排越乾淨是錯誤觀念,服用生化湯與否,及其組成加減,建議都要經過醫生判斷,依照各別體質予以調整。

許雅婷說,產後喝生化湯的功能是調節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乾淨,也可以幫助子宮復舊,減少腹痛,一般而言,自然產建議喝5天,剖腹產因為手術中會將血塊清乾淨,則建議喝1至3天即可。

另外,民間坐月子常見禁忌如:不可以喝水、不可以洗澡、洗頭,否則容易導致產後出現脫水、低燒、泌尿道感染,全是因為古代乾淨水源、煮沸殺菌的水取得不易,但現代衛生環境進步,只要注意洗完澡馬上擦乾身體、吹乾頭髮,不要吹到冷風,避免著涼即可。

許雅婷強調,麻油料理是產後常見的食補,不過,若是平時有長痘痘、便秘或口乾舌燥等問題,麻油和酒必需斟酌其用量,並配合山藥、蓮子、雞肉、排骨或魚一起燉煮,原則上,產後飲食以6大類食物均衡為原則,食物要煮熟,避免生冷食物、過鹹食物、燒烤炸辣及甜食,且水分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吸收可以幫助乳汁分泌,也要有足夠的攝取量。

許雅婷提醒,產後讓子宮恢復到原本狀態需要6到8周的時間,這段時間需要多休息,減少爬樓梯,避免彎腰搬重物,注意保暖,定時排便,保持心情平穩愉悅,透過坐月子期間的生活作息調整,配合中醫藥膳,可以調理體質並預防日後腰痠背痛的發生。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擔憂寶寶過敏,懷孕期應忌口吃海鮮、雞蛋等易致敏食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有過敏症狀的寶寶才需要喝?副食品應6個月後添加?以上答案皆非,但在台灣一項調查發現,有高達約八成的媽媽,對上述觀念持有錯誤迷思。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在預防寶寶過敏的營養攝取上,從懷孕期、哺...

閱讀詳情 »

高血壓是現代死亡的一大殺手,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其中每年有約940多萬人因為高血壓死亡。高血壓是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因素,其已經成為導致殘疾和死亡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見高血壓的危害,那麼從哪裡能夠知道自己存在患高血壓的隱患了?答案是從手上。 平時我們只是知道一些高血壓的症狀和該怎麼緩解高...

閱讀詳情 »

他因為撞到,所以肚子上有一大片的瘀青,但都過2個月了,瘀青居然一直都沒有消,求助於醫生才發現居然是因為這個症狀... (僅為示意圖,與本文無關)pic 1 2     瘀青:就是身體受到碰撞後,皮膚微血管破裂,血液會從受傷的血管流出,流到周圍的組織內,血塊堆積形成出現瘀青。 &n...

閱讀詳情 »

     嬰兒和成人不同,剛出生不久時是無法用嘴巴呼吸的。因此,鼻子在此時期就顯得重要許多。太頻繁的經常性鼻塞,有時候可能是遺傳的關係。 寶寶剛出生沒辦法用嘴巴呼吸     通常我們都是用鼻子呼吸,當鼻子塞住時才改用嘴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