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基層醫師 有沒有診斷肺癌能力?

基層醫師 有沒有診斷肺癌能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

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與壯大基層醫療」政策;但基層醫師的診斷與治療能力是否夠好,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國外研究發現,基層醫師沒有診斷肺癌的能力,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醫療品質與安全》(BMJ Quality & Safety)。

真人演員當病患 考驗醫師診斷能力

此研究利用媒體互動式網路邀請不同真人演員當病患,依照預先設計的情境,回答醫師的詢問,評估英國基層醫師是否有診斷肺癌的能力。醫師可從網路視窗的下拉式選單,了解病患的基本資料、過去病史、生活型態,以及相關檢查結果,並利用打字問診,例如「有沒有咳嗽?」、「咳嗽咳多久?」「食慾變差?」等問題,再由影片播放病患預先錄製的回答。

不同肺癌風險 沒有不同轉介率

結果發現,參與研究的227位基層醫師,都沒有診斷肺癌的能力,也無法因為高中低風險而有不同做法。進一步分析發現,42%醫師沒有進一步問診相關症狀;當病患年齡小於50歲、主訴呼吸短促,79%醫師仍沒有繼續追肺癌相關症狀。反之,病患有吸菸習慣、主訴胸痛,95%醫師會詢問是否有咳嗽的肺癌相關症狀;若病患大於65歲、有吸菸習慣,且主訴胸痛,91%會轉介檢查肺癌。

疾病盛行率 影響基層醫師診斷能力

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呂宗學表示,醫師問診大多是根據貝氏定理邏輯,舉例來說,當病患主訴胸痛時,醫師腦海中會出現冠心病、肺部發炎、肌肉發炎、胃潰瘍或焦慮症等數個可能診斷的先驗機率;接著,詢問一個關鍵問題,例如激烈運動後是否發生胸痛,若病患回答是,冠心病的機率就會提高,而其他診斷的後驗機率就會下降。

開發類似系統 做為參考工具

呂宗學教授認為,先驗機率大多與疾病盛行率相關,通常肺癌不會列入基層醫師的第一波可能診斷,並給予先驗機率;若是比較普遍的冠心症,基層醫師的轉介率就可能有差異,但解讀結果時仍要小心。他建議,國內可以開發類似系統,作為教育訓練與評價醫師診斷能力的參考工具。

參考資料、文獻來源:

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曾子容

2.參考文獻:Nguyen LL, et al. Provider-Induced Deman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JAMA Surg. 2017 Jun 1;152(6):565-572.

doi: 10.1001/jamasurg.2017.0077.

3.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 https://goo.gl/tZYyZC

4.《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4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陳先生,因茶色尿液、腹脹就醫,檢查後發現是罹患了酒精性肝炎併代償不全的狀況。一個月後,因酒精性肝炎導致肝硬化而產生大量腹水及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由於陳先生狀況危急且苦等不到大愛肝,唯一的43歲妹妹自告奮勇決定捐肝,但妹妹是C肝帶原者無法捐贈,經與醫師討論後,考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外電編譯】牛奶近來的銷量連年下滑,隨著素食主義的興起與乳糖不耐的人口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找尋牛奶的替代品,且關於牛奶仍存在許多迷思,甚至有人認為可能會加重感冒症狀。但專家指出,只要是孩子,牛奶絕對是必需品,而且一定要是全脂。   兒童營養學家Lucy Upton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卵巢癌多處轉移的患者,經過臺中榮總婦科主任呂建興醫師10幾個小時手術清除乾淨,並接續完成化療,後來卻又不幸復發,因無法手術,醫師先局部放療並再施以化療。所幸評估患者後,接著選擇標靶藥物維持性治療,病情獲得控制,沒有再惡化。沉默殺手卵巢癌 好發50-70歲婦女同時為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90歲的高齡老翁長期以來有便秘困擾,家人以為是上了年紀腸道退化所致,許多年都是依賴軟便劑幫助老翁排便。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檢查發現,禍首原來是4公分大的腫瘤阻塞腸道,經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終於將大腸病灶切除。方佳偉提醒便秘族群,放任病情置之不理,腸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