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壓力引起腸道不適 恐引起腸躁症

壓力引起腸道不適 恐引起腸躁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累積太多壓力且情緒起伏大,就有可能造成腸道不適引起腹痛,長期累積下來,恐埋下大腸激躁症的危險因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重嘉指出,腸躁症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主要症狀為反覆性腹痛、便祕或腹瀉,但部分患者也會同時出現便秘腹瀉交替、腹脹、放屁、腸鳴等症狀,臨床上雖以年輕人居多,但隨著生活壓力升高,近年來年齡層也有逐漸增加趨勢。

解決腸躁症 可透過中醫調理舒緩

腸躁症是長期健康出現的異常狀態,症狀不僅會反覆發生,甚至會改變;陳重嘉醫師表示,檢查上除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狀,也得確定未有生理結構上的缺陷才能確診,在傳統中醫認為,腸躁症與肝、脾、腎、大腸等臟腑功能失調有密切相關,尤其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能否正常升降的關鍵,因此治療上,以疏肝理脾為治療主軸,幫助緩解病患腹痛和調整排便習慣。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遠離腸躁症找上門

陳重嘉醫師解釋,若出現因情志抑鬱即腹痛腸鳴泄瀉、瀉後痛減多,則屬於肝鬱脾虛證,若出現腹痛或腸鳴腹瀉、大便黏膩不暢等則屬於肝脾不調,治療上,會依據患者病症給予合適處方,但除了透過中醫調理治療,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關鍵,包括透過增加運動量的方式,幫助自己舒緩生活中的壓力,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遵循低FODMAP飲食 助舒緩腸躁症症狀

此外,在飲食上,患者應多攝取膳食纖維,並可遵循低FODMAP飲食(low FODMAP diet)模式,避免攝取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且根據研究,像豆類、水果、燕麥產品等水溶性膳食纖維,也能幫助有效改善腸躁症;陳重嘉醫師強調,只要患者耐心接受治療,且遵循醫師囑咐調整生活習慣,就能有效改善腸躁症問題。

【延伸閱讀】 

糖尿病治療從簡化 良方即是善用複方

流感閃邊站! 護理師教你「自製雞湯」增強抵抗力

年輕人也可能失智! 醫:確診不易「情緒轉變」是徵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9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via 男性健康越來越收到大家的關注,許多人會選擇保健品,認為保健品立竿見影,但是保健品並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甚至可能會有副作用。其實還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提高男性性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五中按摩強腎的方法。男性健康越來越收到大家的關注,許多人會選擇保健品,認為保健品立竿見影,但是保健品並不能起到長...

閱讀詳情 »

體內毒素累積過多,對健康的傷害是難以想像的。人之所以會生病,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長期的營養素攝取不足、不均衡,造成的營養不良;二是因為毒素積累過多,導致細胞以及多重器官的損傷。 毒素殘留在身體裡,會導致細胞以及五臟六腑的功能障礙,引起疾病的產生,包括便秘、痘痘、粉刺、頭疼、失眠、肥胖、憂鬱、注意...

閱讀詳情 »

via_中國網 最近幾天,陳犇挺高興,日夜守護女友70多天,曾經的「植物人」的女友,終於甦醒並能開口說話了。然而,令陳犇揪心的是,倔強要強的女友擔心拖累他,不敢憧憬明天。 醒後第一句話:"「你救我幹嗎」 5日上午10時許,中國醫大附屬一院鞍山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裡,曾經的「植物人」女孩付君坐在沙發上,...

閱讀詳情 »

via_今日頭條 小編發現,平時蒸米飯的時候,孩子都不愛吃!以為簡簡單單就把米飯放到鍋裡煮就完事了!但其實知名飯店都會用一些妙招,只需要簡單小動作,就可以讓米飯格外好吃哦!這樣做,我家的孩子都會自己說"再來一碗"喔! 米飯好吃秘籍   1、做米飯時,在大米中加少量食鹽、少許豬油,會使飯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