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大半心瓣膜遭細菌吃掉 婦發燒誤為感冒

台灣一名67歲的許姓婦人,突然發燒、四肢無力,起初以為感冒,一周內卻意識模糊,後來才知是細菌侵入心臟,導致細菌性心內膜炎,差點送命。經由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緊急手術及一個多月的治療後,婦人終於順利出院。

許婦到家中附近診所醫治感冒,打針、吃藥後,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在家中昏倒。家人趕緊送往鄰近醫院,檢查後醫師表示為心臟二尖瓣膜感染,需做置換手術,不料術後住進加護病房一個月的時間,不僅陸續高燒不退,還出現中風、褥瘡、喘,甚至右腳趾壞死而被截掉的命運,半年的時間裡,婦人只能臥床及不斷進出醫院治療。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張兼華說,該病患當時在急診做的超音波檢查,顯示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二尖瓣幾乎已被細菌「吃掉」一大半,且發炎指數很高。他指出一般細菌感染到心瓣膜時,初期症狀類似感冒的細菌性心內膜炎,加上因細菌侵犯心臟瓣膜,導致瓣膜出現細菌贅生物,脫落後隨血液循環全身,一旦阻塞血管恐引發中風,甚至猝死。

張兼華指出,由於病患來院是做第二次手術,與第一次手術不同之處,是必須處理心臟裡頭沾粘很嚴重的地方,通常開心臟會先把胸骨打開,接著將心包膜切開就可以看到心臟,但這位病患第二次手術卻是心臟因為沾粘而貼在胸骨的後方,而且裡面的組織都沾粘在一起,是相當棘手的手術。

張兼華表示,細菌性心內膜炎大部分是口腔、泌尿道或腸道細菌引起,尤其是像洗腎、癌症、長期使用類固醇等免疫力低的病患,或本身心臟的瓣膜有問題者,細菌容易從頭頸部的循環侵犯到心臟瓣膜,甚至可能簡單牙齒治療就會感染。

心臟有四片瓣膜,主動脈瓣及二尖瓣最易受細菌感染,尤其二尖瓣感染率最高。張兼華說,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療,但如果心肺衰竭,且瓣膜上贅生物大於1公分,就需開刀治療。



相關推薦

有人認為便秘並不是病,不用特意的治療。可是你錯了,便秘它的危害是巨大的。人體的腸道有10米之長,並且佈滿了褶皺,日常中一般性的排便並不能使腸內的食物殘渣乾淨的排光,總有一些殘渣會存留在腸內。這些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乾結起來,產生出黑色、惡臭、有毒的物質,牢牢的粘在腸壁上。這時這些乾結的物質的危害越來...

閱讀詳情 »

每年春天來臨,可練車又可賞花的路線就是車友們的最愛,如北海岸三芝一帶的櫻木花道,便是賞櫻的首選!櫻木花道?這邊不是欣單車嗎?怎麼變講籃球了呢?非也,這裡所指的櫻木花道可不是灌籃高手的紅頭高個喔。櫻木花道泛指新北市三芝石門區的鄉間山路,每到了冬末春初,這些小山路旁的櫻花樹,便連番的開花,不論是山櫻花,...

閱讀詳情 »

下桿動作時,會將身體重心向左側移動,此時注意左手跟右手不要提早用力,向下擠壓。讓我們複習一下揮桿的動作順序:下桿時設定下肢的重心往左側做一推轉的動作,肩膀同步旋轉;此時可檢視桿身與手臂是形成L形,而這個L形的動作我們稱之為「延遲」。延遲的動作可以為我們囤積力量,在釋放動作的擊球時將會帶來更有力、更紮...

閱讀詳情 »

台灣一名居住在台北市的中年男子,每到過年前夕,就莫名感到呼吸急促、肌肉緊繃、心悸,甚至全身發抖,原來某次過年時,他開車回老家恆春吃團圓飯,遇到大塞車長達4、5小時,身體極為疲累,讓他再也不想遇到同樣情況,才會每到過年前,身體出現異常反應。 該男子自述,過年期間家人總會嫌台北天氣冷,希望回老家過年,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