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家每天的必經之地,竟然是空氣中最髒的地方?!

大家每天的必經之地,竟然是空氣中最髒的地方

這裡竟然是空氣中最髒的地方?!

大家每天的必經之地,竟然是空氣中最髒的地方

空氣是人體的必需品,我們都知道,空氣污染與心力衰竭住院率和死亡率之間具有密切相關性。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現在污染的狀況越來越嚴重,給人體帶來的危害也很大。那麼哪裡的空氣是最髒的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你知道自己每天所處的生活、工作場所中,哪個地方空氣質量最差嗎?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最新調查研究發現,在室內外各種環境中,地鐵裡空氣最髒。

地鐵PM2.5值超世衛標準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選擇了6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讓他們隨身攜帶空氣檢測儀,在一天時間裡,隨時監測自己所到之處的空氣質量。監測結果發現,地鐵中的空氣質量最差,每立方米的PM2.5濃度達到64微克;其次為在路上開車,數值是33;再往下依次為:步行去商場和操場,數值為31;高峰期在路上騎自行車是26;在隧道中開車數值為21;在廚房中做飯是19。相對來說,花園和無油煙的家裡空氣質量最好,PM2.5數值均不超過1。

大家每天的必經之地,竟然是空氣中最髒的地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為保證人體健康,每立方米的空氣中,PM2.5數值不應超過10微克;歐洲標準略低,為不超過25。 “但地鐵中PM2.5的最高值已達到歐洲標準的近3倍,幾乎成了最髒的地方,污染顆粒物無所不在。”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學教授弗蘭克·凱利說。 2011年,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主任宋偉民等專家調查研究也發現,地下車站的空氣污染程度超過地上車站,二氧化碳作為判斷車站污染程度的重要參數,濃度最高時超標2倍。

地鐵污染微粒來自哪兒

倫敦國王學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本·巴勒特博士認為,地鐵的污染顆粒物可能主要來自車輪與軌道摩擦時產生的灰塵顆粒物。瑞典醫學教授哈恩·卡爾森在對斯德哥爾摩地鐵空氣的研究中也發現,地鐵空氣中存在大量對身體有害的微粒,如煤、瀝青、鐵等,主要是由未充分燃燒的燃料及車輪摩擦產生的。它們比汽車尾氣對健康的傷害還要大,每年會造成5000多人死亡

以北京為例,平常天氣好時,PM2.5值也能達到100左右,要是在地鐵裡測一下,不知會是倫敦的多少倍。 ”這更提醒我們有關部門應重視地鐵環境,比如定期更換地鐵空調濾芯、濾網;實時監測並告知公眾地鐵裡的PM2.5數值;衛生部門應加強檢查監督等。減少有害物的產生,是改善地鐵空氣的有效措施。吸煙的煙氣、建築材料揮發的甲醛等都是常見污染源。因此,地鐵禁煙,使用環保裝修材料,有利於保證地鐵站內的空氣質量。另外,通風量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地鐵中的空氣質量。她建議,地鐵建設中應合理佈置送、排風口的位置,比如,排風口應盡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濃度高的區域;送風口應盡量接近顧客,並且均勻分佈,減少渦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積聚等。

提醒大家,需要經常乘坐地鐵的人,可以選擇佩戴口罩等,阻隔有害顆粒物。患上傳染性疾病的乘客,則應主動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為了最大限度地躲避車輪和軌道摩擦產生的污染顆粒物,在地鐵進站和出站時,盡可能離站台遠一些,或者戴上口罩。

如何應對空氣污染?

1、在家使用空氣淨化器

家,是我們逗留時間最長的地方,但是室外污濁的空氣,灰塵,裝修污染,家具材料,甚至寵物,以及我們帶回來的細菌都會對家居空氣造成污染,怎麼樣才能淨化家居空氣呢?使用空氣淨化器是個不錯的選擇。

2、養成好習慣

(1)在家中,還可以養一些綠色的植物,放置竹炭包來淨化空氣;(2)進門回家先洗手;(3)其不要在家裡吸煙,養成健康好習慣;(4)經常開窗通風,也很有必要。

3、室外保護

室外環境的空氣污染也是不可小覷的,如果出門前發現天氣灰濛蒙的,記得要戴防塵口罩,放置汽車尾氣和粉塵顆粒的污染。

大家每天的必經之地,竟然是空氣中最髒的地方

 

PM2.5是什麼?

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PM粒徑大小有別,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粒子,就稱為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單位以微克/立方公尺(μg/m3)表示之,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8,非常微細可穿透肺部氣泡,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故對人體及生態所造成之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PM2.5 對健康的影響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經由鼻、咽及喉進入人體,10微米以上的微粒可由鼻腔去除,較小的微粒則會經由氣管、支氣管經肺泡吸收進入人體內部。不同粒徑大小的懸浮微粒,可能會導致人體器官不同的危害。

近年來,許多流行病理學研究已確立PM2.5對於健康造成影響,包括:支氣管炎、氣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無論長期或短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物的環境之下,皆會提高呼吸道疾病及死亡之風險。

大家每天的必經之地,竟然是空氣中最髒的地方

為了自己的健康,出外戴口罩是必須的喔!!!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遇上冷空氣 氣喘患者易誘發症狀寒流來襲,有氣喘症狀的民眾得多注意,務必做好保暖措施外,也要記得按時服藥,才能避免症狀惡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氣喘病主要是可逆性的肺部支氣管阻塞及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當患者遇上冷空氣時,就可能因此刺激呼吸道,誘發咳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2週腸病毒疫情略升,且近期連續出現2例新生兒染腸病毒克沙奇B型併發重症案例,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疾管署提醒,尤其準媽媽們應留意自身健康,產前14天起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採取適當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老年人以為年紀大了,容易骨骼疼痛、食慾不好很正常,當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醫師指出,脾臟腫大是骨髓纖維化最典型的症狀,進而壓迫到其他器官,造成病人一連串的不適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良、皮膚搔癢、骨骼疼痛、貧血等。罕病骨髓纖維化 每年新增150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高齡72歲罹患第三期胃癌的老阿公,治療初期狀況不見好轉,腫瘤指數CA19-9持續上升,檢查後確診為第四期胰臟癌,而胃癌併發胰臟癌的情況並不樂觀,經醫師評估後,接受第二線新劑型藥物的治療,患者的腫瘤從七公分縮小到兩公分,更有利於切除手術的進行,並且降低腫瘤再度復發的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