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腸也能裝「支架」! 取代人工肛門疏通腸阻塞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腸也能裝支裝!62歲的郭先生近期出現一連串異狀,不但排便習慣改變,還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到診所就醫,服用藥物後症狀未見改善,這才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沒想到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一系列檢查下來,竟是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在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手術之下,醫療團隊決定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2周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了裝置人工肛門之苦。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表示,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讓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等,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

由於上述症狀缺乏特異性,醫師在臨床要判別症狀時,往往還須仰賴影像學檢查才能確診。以郭先生為例,經抽血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後,先是透過腹部X光看到腸腔有積氣嚴重的情形,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才揪出大腸腫瘤堵塞腸腔。

陳建華說,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一般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2周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二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令患者身心衝擊,新式的「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則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達到疏通堵塞的效果,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

陳建華提醒,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秘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然而,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絞痛甚至血便等情形,即須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診療。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大醫院技術獨步全球 一手打造「用AI算骨髓抹片」拿到歐盟核准

主管突變多話「不停抓著人胡言亂語」 竟是得了急性腦中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今新增334例本土確診、256例回歸與6例死亡。而昨新增一急診室護理師確診的振興醫院,院方匡列76人篩檢結果今出爐,皆為陰性。振興醫院為確保環境安全,目前先將部分急診室移到其他空間,並由另一組醫療人力支援,等到急診室完成清消後,約3天可重啟急診室業務,另也全面開放院內同仁快篩。更多最新消息,請持...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升溫,各縣市首長每日皆主動召開防疫記者會說明地方最新疫情及相關防疫作為。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縣防疫快報直播於每週一、三、五午間12時30分在「翁章梁縣長臉書粉絲團」進行直播,歡迎民眾一同收看,關心嘉義縣最新防疫動態。翁章梁說明,每週一、三、五中午12時30分召開嘉義縣防疫快報直播,大家可...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334例本土確診、256例回歸與6例死亡。憲兵指揮部傍晚發布新聞稿指出,一名人員近日在請假期間因身體不適自行就醫,經採檢後通報為陽性,目前已住院治療。其匡列的密切接觸者經篩檢,結果均為陰性。憲兵指揮部強調,單位已立即啟動應變作業程序,進行全面營區消毒,貫徹區隔管理等程序,並已確實限縮人員接...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334例本土確診、256例回歸與6例死亡。台中市長盧秀燕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台中新增8名個案,其中案4735是一名49歲女性,為西屯區泰安國小附幼的廚工,曾到彰化用餐,其丈夫與女兒也是今天新增的個案之一。由於案4735負責幼兒園早上跟下午的點心,有接觸老師跟學生,盧秀燕表示,已在泰安國小成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