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包小腸! 妙齡女下腹悶痛5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20歲的邱小姐從16歲開始,就常有右下腹悶痛的困擾,看過多家醫院,卻始終查不出確切病因,日前因病情每下愈況,實在痛得受不了,到急診經電腦斷層掃瞄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成年人少見的腸套疊,所幸醫師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脂肪瘤與部份大小腸,才順利解「套」。

負責診治邱小姐的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方佳偉醫師表示,手術時,以腹腔鏡發現邱小姐的腸道之所以呈現「大腸包小腸」,是因為邱小姐小腸的迴腸段被套進大腸的盲腸段10幾公分。而在切除看起來循環已經不好的大、小腸各10公分,以及位於腸道最前面、造成腸套疊的禍首約3公分大的「黏膜下脂肪瘤」後,才讓邱小姐順利解「套」,除去心腹大患。

方佳偉醫師指出,由於大腸100公分長、小腸3公尺,因此這樣的切除並不會對消化造成影響,術後邱小姐腹部傷口很小,幾乎看不見疤,也並不影響外觀。最重要的是,腸套疊常見於小孩,成年人腸套疊並不常見,僅佔腸套疊病患的2成,好發於40-60歲,原因跟腫瘤有關;研究顯示,這類腫瘤3成是惡性,7成是良性,而邱小姐的脂肪瘤經病理報告顯示也是良性。

方佳偉醫師說,人體的構造是小腸接大腸,腸道反推回去,就像一般人脫襪子、脫手套,反折過去有時會痛,如果一直沒有處理,便會有腸子阻塞、無法解便、不能排氣、吃不下又沒有胃口,嚴重者有可能導致腸子壞死,而當腸子一旦破掉,就會併發腹膜炎、甚至全身感染,恐會有致死的危險。

由於邱小姐的症狀不屬於典型的腸套疊,長期腹痛像慢性的腸阻塞,不排除是腸子被套了又鬆開,也有可能沒有完全塞住,才會拖那麼久。因為這類脂肪瘤跟體質有關,沒有很確切的危險因子;因此,方醫師提醒民眾,在飲食上應少量多餐、不要吃太飽、太油,如果身體不舒服就要看診,切勿延誤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83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近年非侵入性的雷射、光電醫療技術輩出,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彭賢禮醫師指出,「最近非侵入性的音波拉提、雷射,成為很多亞洲年輕女性嘗試的醫美項目。」但也因光電醫材太熱門,造成市面上出現非原廠正貨低價搶市。彭賢禮醫師呼籲民眾,未經保固的醫材恐怕傷及皮膚。為了顧及醫療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飲酒的習慣嗎?小心恐埋下肝癌的危險因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有致癌風險,且健康風險會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國民健康署表示,主要因酒精在肝臟代謝後,代謝物會導致肝臟發炎、引發異常免疫反應,甚至為使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但若是能及早戒酒,不僅能幫助恢...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時值秋冬流感好發季節及國際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仍嚴峻,考量入境有症狀旅客染疫風險較高,入境有症狀者須完成二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始可到防疫旅宿或返家繼續檢疫到期滿。過去14天內有症狀旅客 入境檢疫新措施指揮中心指出,自本(2020)年11月9日起,強化「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569),自波蘭返國。女赴波蘭工作確診 無接觸者指揮中心表示,案569於今(2020)年9月16日與2名同事至波蘭工作,10月25日一同返臺,入境時無症狀,並於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