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冷手指泛白發紫!小心「雷諾氏現象」作怪,如何預防?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天冷手指泛白發紫!小心「雷諾氏現象」作怪,如何預防?

「天啊!我的手指怎麼變得特別白,而且還發紫,又腫又痛,怎麼辦?這樣下去會不會關節壞死?」相信不論是誰,看到末梢關節突然泛白,然後漸漸轉為怪異的紫色,甚至伴隨著腫脹的疼痛感,都會嚇到不知所措吧!此症狀稱為「雷諾氏現象」,好發於寒冷的冬季,究其原因,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為何呢?

 

動脈血管痙攣性病變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暨臺北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蔡凱倫表示,雷諾氏現象為一種小動脈血管痙攣性病變,當天氣寒冷時,患者的手指暴露在外,導致血管過度收縮,使得血液不流通,逐漸泛白,接著轉為青紫色,若稍有好轉,便會慢慢變回原本的鮮紅色。

雷諾氏現象分兩種,單純的雷諾氏現象指的是沒有其他潛在疾病造成小血管容易收縮,此時稱為「原發性雷諾氏現象」,以女性居多;若是伴隨其他疾病發生的雷諾氏現象,此時稱為「次發性雷諾氏現象」,如病患有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硬皮症、乾燥症、皮肌炎及動脈血栓的患者,甚至糖尿病及高血壓的患者,都可能造成次發性雷諾氏現象。

症狀發生時,往往會伴隨著腫脹、麻木的疼痛感,若置之不理,嚴重的話甚至有組織壞死、波及內臟器官,必須截肢的風險。

 

各種內科疾病要小心

雖然說,醫學上仍未有確切的原因,指出雷諾氏現象發病的原因,但較為常見的便是冬天天氣寒冷,加上本身情緒壓力過大而導致,為原發性的現象;這時就要確認是否有做好保暖,避免四肢暴露在外。

天冷手指泛白發紫!小心「雷諾氏現象」作怪,如何預防?

蔡凱倫醫師說明,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續發性雷諾氏現象,如果本身就有其他的風濕免疫疾病或內科慢性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硬皮症、類風溼性關節炎、血液疾病,或有吸菸、飲酒的習慣,則必須深入探討潛在的病因,也許是藉著雷諾氏現象,反應出其他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的關鍵症狀。故當有類似雷諾氏現象的狀況出現時,姑且不論是否是因為寒冷或壓力的關係,還是要就醫確認,以防萬一。

 

做好保暖

天冷手指泛白發紫!小心「雷諾氏現象」作怪,如何預防?

蔡凱倫醫師提醒,想預防雷諾氏現象的發生,應該從根本做起,首先便是要在冬天做好保暖,不要讓四肢長時間接觸到外面的冷空氣,以免血管收縮,必要時戴上手套、攜帶暖暖包等;再來,戒掉不良的嗜好,如吸菸、飲酒,都有可能讓雷諾氏現象發作,保持規律的運動,避免情緒過於激動,在生活中學著放鬆、處之泰然,自然能安然度過冬季。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飲酒過量,害人害己。未成年請勿飲酒

 

【延伸閱讀】

冬天大吃海鮮,小心痛風敲門

洗腎風險倍增,痛風潛在的威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在擇偶上,我們會很不自覺的依照我們的直覺選擇男女朋友。舉例來說,為繁衍後代的需求,女性會傾向選擇一個有點驕傲、自信、比較有男性特徵的男人。男人也因為繁衍後代的需求,甚至會因為喜愛一個女生身上的味道,而喜歡上她。根據最新研究,當受精的時候,卵子也會選擇精子,讓這位幸運兒能...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年男性難關似乎特別難過,台北市衛生局最新統計發現,2019年台北市自殺死亡人數有339人,其中男性自殺死亡人數212人,就以45到64歲的中年男性占了2成4;至於前3大自殺原因分別為:「精神健康與物質濫用問題」、「情感、家庭及夫妻...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全球搶口罩,雖然台灣在口罩實名制之下,國產口罩供應無虞,但食藥署統計,國內醫用口罩光是今年上半年的進口量就突破5400萬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進口量的4700萬片還更多,其中7成大宗來自中國貨,擔心各國拚產能之下、品質可能出問...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確診新增至449例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案449為長期居住於南非的台灣籍50多歲男性,因探親返台,儘管依當地規定在返台之前曾採驗為陰性,沒想到7月1日晚間入境台灣後,因主動告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