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冷胸口「一團痛」恐是心肌梗塞! 醫師點名6危險因子害「血管收縮」

天冷胸口「一團痛」恐是心肌梗塞! 醫師點名6危險因子害「血管收縮」

 

潮健康/編輯部


天冷胸口「一團痛」恐是心肌梗塞! 醫師點名6危險因子害「血管收縮」

低溫恐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胸口「一團痛」恐是危險徵兆

冷氣團來襲,全台17縣市發佈低溫特報,各縣市傳出不少因低溫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事件。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林宗興醫師表示,氣溫變化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誘發因子之一,當身體接觸變化過度極端的溫度範圍,心血管與腦血管的急性病變就會增加,且特別容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林宗興醫師表示,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症狀是「前胸疼痛」,且不是點痛而是一團、一整片的疼痛感,也可能延伸到肩膀、下巴。另外,心血管疾病的疼痛多是「壓痛」而非「刺痛」的感覺。

 

林宗興醫師提醒,腦血管病變的三大徵兆為「嘴歪眼斜」、「手腳無力」、「講話不清楚」。務必要記得症狀剛發作的時間並告知醫護人員。有些病人曾發生短暫性腦缺血,又在24小時內復原而未就醫。建議在第一時間及早尋求醫療協助。


天冷胸口「一團痛」恐是心肌梗塞! 醫師點名6危險因子害「血管收縮」

三高睡眠不規律都危險?避免血管收縮注意頭頸部保暖

哪些疾病更容易在低溫時突然惡化?林宗興醫師表示,低溫屬於一種會造成血管收縮的「寒害」,而血管收縮會導致慢性病控制不良,血壓、血糖、血脂都可能出問題。包括三高、過勞、工作繁重、日夜顛倒、睡眠不規律、抽菸,都是可能增加身體負擔的風險因子。

 

林宗興醫師提醒,慢性病、老年族群在低溫時應注意日常保暖,泡熱水澡時溫差不宜過大,也不建議一下子就浸泡過熱的水溫。早晨起床或沐浴時,建議動作放慢,不要太快起立,避免產生急性血管收縮。另外,人體散熱部位4-5成在血流豐富的頭臉部,因此特別要注意頭部、頸部的保暖。

 

年輕族群中風症狀不典型?適當喝水防止血液濃縮

林宗興醫師也提醒,心血管或中風等疾病也可能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特別是生活習慣不佳及代謝症候群,且年輕人發病通常症狀較不典型,到院前可能只有暈眩、意識障礙無法聽懂別人說話、一手一腳不會動。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是工作繁重、日夜顛倒,又對自己身體狀況不夠瞭解的人,都要特別注意。

 

低溫冷氣團來襲時,應該如何運動才安全?林宗興醫師建議,盡可能避免在溫差太大的時間運動,最好固定運動時段,採取「333」原則規律訓練,同時注意身體保暖,並適當補充水份,防止血液過於濃縮。

相關推薦

蕭乃彰博士/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美國波士頓大學M.D., Ph.D.、再生緣生物科技獨立董事 廖可熏博士/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博士、再生緣生物科技研發部專案經理 認識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系統異常會導致免疫系統異常低活性或過度活躍。在免疫系統過度活躍的情況下,身體會攻擊並破壞其自身的組織(...

閱讀詳情 »

高需求寶寶是天降大任給父母 「醫生!為什麼我家寶包老是哭個不停,從嬰兒床上抱起來就哭,才吃飽沒多久又哭,一睜開眼睛沒看到人更是哭鬧不休,實在好難帶啊⋯⋯」,每次在診間聽到筋疲力竭的爸媽問我這個問題時,我腦中的雷達就會偵測到,這個寶包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 通常「高需求」特質也會伴隨著「高敏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住同一間防疫旅館的6樓及3樓的案719浙江台商以及案693德籍男子,最新病毒株比對結果出爐,病毒基因定序幾乎一樣,讓當初專家懷疑的「台商有可能是本土感染」、「旅館可能是破口」似乎被坐實。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仍搬出3大證據,對於兩人是否在台灣本土感染的...

閱讀詳情 »

日本東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延燒,東京都昨天新增1591例武漢肺炎確診,創下單日確診數新高,今日東京暴增2447人確診,再度刷新單日確診數新高紀錄。日本《NHK》報導,東京今日新增2447人確診武漢肺炎,打破昨日1591人的新高紀錄,比昨天多了856例。東京連續2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