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漸熱 防熱有三要 

天氣漸熱 防熱有三要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時序漸入炎熱的夏季,依據中央氣象局一週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週各地大多屬於高溫炎熱的天氣,最高氣溫可達35度,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將大幅增加;任何人都可能會發生熱傷害,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防熱傷害三要訣

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預防熱傷害要注意:

一、保持涼爽:

(一)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

(二) 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

(三) 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到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二、補充水分:

(一)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

(二) 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

(三) 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三、提高警覺:

(一)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二)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三) 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此外,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行動。

國民健康署提醒您,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由於天熱時民眾也喜歡戲水消暑,國民健康署再次溫馨叮嚀,戲水一定要到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勿輕忽任何可能發生危險的環節。可參考教育部公布的容易發生戲水意外水域(http://www.sports.url.tw/),家長們要多多關切孩子戲水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到危險水域遊玩,才能快樂戲水平安過暑假。

【延伸閱讀】「癌王」難防! 化療新藥點亮「胰」線曙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足底筋膜炎多好發於40歲以上年齡層,因長期處於勞動狀態所導致足底損傷,像工作需久站、走路較快、或經常扛重物且得快步行走者等,都屬高危險族群;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主任醫師譚台笙指出,若未注意,長期下來因過度刺激足部,導致發炎狀態,伴隨而來的可是劇烈疼痛。 臨床上,1名38歲櫃姐,每天都須穿高跟鞋站1...

閱讀詳情 »

搭車坐在後座,一定要繫上安全帶,否則遇到緊急煞車,可能撞傷脊髓,甚至半身不遂!洪太太就是典型個案,沒繫安全帶,碰上緊急剎車衝擊,導致頸椎脊髓損傷,還好及時就醫,將後遺症降到最低。 50多歲洪太太是上班族,年初搭同事便車,行經快速道路返家,坐在後座的她,忘了繫安全帶,還往前傾跟前座同事講話,突然一個緊...

閱讀詳情 »

一名24歲陳姓女船員,非常愛吃柿子,日前於柿子產季時,吃了大量的柿子;由於最近因解黑便、胃部不適等症狀,至童綜合醫院求診,結果發現胃部有雞蛋大小糞石,引發胃出血;醫師懷疑,這名女子可能即是因為吃了過多的柿子,才導致胃中有顆如雞蛋般大小的糞石,所幸經內視鏡碎石治療後,已恢復正常。 童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

閱讀詳情 »

你是否也會用懲罰的方式教導孩子呢?其實長期下來,處罰不但無幫助,恐會造成反效果;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林希陶指出,現今社會就不斷傳出因家長過於體罰,演變成兒童虐待的事件,反而導致孩子身心受損。 通常被懲罰的孩子常處於哭泣,甚至生氣的情緒中,大人若想藉此解釋或教導,效果恐折半,但到底該怎麼教導孩子呢?林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