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漸熱 防熱有三要 

天氣漸熱 防熱有三要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時序漸入炎熱的夏季,依據中央氣象局一週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週各地大多屬於高溫炎熱的天氣,最高氣溫可達35度,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將大幅增加;任何人都可能會發生熱傷害,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防熱傷害三要訣

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預防熱傷害要注意:

一、保持涼爽:

(一)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

(二) 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

(三) 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到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二、補充水分:

(一)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

(二) 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

(三) 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三、提高警覺:

(一)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二)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三) 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此外,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行動。

國民健康署提醒您,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由於天熱時民眾也喜歡戲水消暑,國民健康署再次溫馨叮嚀,戲水一定要到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勿輕忽任何可能發生危險的環節。可參考教育部公布的容易發生戲水意外水域(http://www.sports.url.tw/),家長們要多多關切孩子戲水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到危險水域遊玩,才能快樂戲水平安過暑假。

【延伸閱讀】「癌王」難防! 化療新藥點亮「胰」線曙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翻攝自bomb01 下同 每個女生在戀愛的時候都很希望知道,自己選擇的伴侶是否真的愛自己,愛情是真情流露的事情,大部份的男生可能也比較不善於用嘴巴把心底的愛意表達出來,讓女生捉不住男人真正的心思。不過要知道這些,其實從日常生活的表現就可以略知一二。 有位國外網友最近幫女朋友做的事情,雖然是小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壓力大,很多人會因此而有胃腸不適,尤其是肚子總會有脹氣的毛病,肚子脹脹的很不舒服,甚至會脹到痛;不過,脹氣其實還有很多原因,例如吃太飽,也會導致消化不良,進而容易出現脹氣。 少吃容易產氣食物 台北市中山醫院腸胃科醫師吳德強表示,當肚子容易脹氣要先了解原因,針對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志工葉美秀是名乳癌患者,14年前得知罹癌當下,她不知所措、更害怕撐不過治療,慶幸有醫師在旁加油打氣,終於熬過治療。現在她以過來人身分,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血液腫瘤門診擔任志工,陪伴癌友度過治療難關。 治療撐過去就好 葉美秀說,以前治療過程沒有過來人的陪伴,感覺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每年12月至年3月中旬屬於流感疫情流行高峰期,尤其自春節達高峰後,目前雖已降至春節前流行程度,但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峰期發生較晚,預估3月中下旬後才會脫離;衛福部疾管署表示,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仍以H1N1為主,但B型流感有上升趨勢,老年人以及幼童都應特別注意。 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