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者不配合防疫措施怎麼辦? 專家提出3招因應

失智者不配合防疫措施怎麼辦? 專家提出3招因應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各國奮力抗疫。然而失智者卻因記憶力、理解力等認知障礙,對了解防疫措施有困難,以致難以配合或常忘記防疫事項,而可能成為防疫破口。社區活動及服務因疫情減少,失智者卻頻頻想出門,也造成家屬與失智者間的衝突增加。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各級政府應留意失智症家庭的需求,民眾多體諒失智者的困難,並主動給予協助,以利防疫滴水不漏。

 

賴德仁表示,近日香港發生失智者忘了自己應該居家隔離,竟出門搭車四處走逛的新聞,此事提醒我們失智者受疾病影響可能成為防疫破口之一。由於失智者理解力缺損、記憶力障礙、語言障礙等,不易理解防疫措施與宣導內容,較難正確陳述身體狀況、旅遊史、接觸史,或記得或配合防疫注意事項,如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甚至,失智者可能產生躁動或失序行為,造成家屬與大眾的困擾。防疫期間社區活動及服務均減少,但失智者可能頻頻想出門,使得失智者與家庭照顧者的衝突機會增加,活動及刺激減少也可能加速失智者退化。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幫助社區中失智者進行防疫,可加強以下應對策略:

 

第1招:簡單、重複提醒

 

面對行動自如且獨居的失智者進行防疫宣導時,盡量以簡單明瞭、失智者聽得懂的話來說明,並確認失智者是否理解。宣導時需要示範正確防疫措施,如正確的洗手及戴口罩方法。宣導後,重複提醒相當重要,以及在門口張貼防疫海報,避免失智者忘記。若失智者違反防疫措施,民眾與家屬宜適時勸導、轉移注意力並解釋原因,避免指責。

 

第2招:增加環境消毒、乾洗手等防疫措施

 

失智者較難記得不可到處亂摸,也容易隨意接觸眼口鼻。因此,若無法改變失智者的行為,建議由照顧者主動協助失智者經常進行手部酒精消毒或乾洗手,並增加物品與環境的消毒頻率,以降低感染風險。里長及社區志工應協助獨居失智者執行防疫措施。

 

第3招:主動關照失智者需求

 

失智者可能難以正確配合防疫措施,需要政府與民眾主動關照與協助。例如:失智者不知道可以去藥局排隊買口罩,照顧者也難兼顧一面照顧失智者、一面排隊。因此,建議政府在資源允許情況下,主動提供口罩到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供失智者及家屬購買使用。至於防疫期間社區活動及服務減少,但失智者可能一直想出門,使得家庭失和的情況,政府宜請個管師電話關懷,並協助家屬安排居家活動及疫情調適。湯秘書長呼籲電視媒體協助播放懷舊系列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老歌演唱以及律動節目,以安撫被困在家中的長者並減輕家庭照顧壓力。

 

賴德仁提到,防疫期間更需要大眾多一點體諒與關照,協助失智者配合防疫措施,幫助防疫工作滴水不漏。若發現社區民眾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可尋求里長、健康服務中心及各地失智症共照中心協助,或於上班日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進一步諮詢。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頭痛怎麼辦?最新調查發現,國內逾9成上班族有頭痛困擾,僅1成就醫找病因或服藥治療。醫師指出,長期頭痛不治療,不只造成內分泌失調,更會罹患憂慮、焦慮症,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一項針對全台30歲以上民眾,共1320名進行的「2015年台灣上班族頭痛大調查」,結果發現,高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8歲黃先生,3年前陸續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每天狂拉肚子高達20次,原以為是腸躁症作祟,他自行買腸胃藥服用,但情況卻未見好轉,短短半年內,暴瘦20公斤,某次突然大量血便、發高燒,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克隆氏症。「剛上完廁所又想上,就像被馬桶綁架。」黃先生說,自己擔任保險...

閱讀詳情 »

  注意:此為大陸新聞,希望台灣沒有這種情形,特別提醒,轎車勿行馳於兩台大車間,大車堅固,小車將會被夾扁!  站在轎車司機的角度來說,那些開大貨車的簡直就是又可怕又可惡,那要是站在大車司機的角度來說呢?很多轎車也是各種不可理喻,比如:來回穿梭於大車之間,不要命的別大車,在大車面...

閱讀詳情 »

現代人常坐辦公室,又懶於運動,普遍足部循環不良。所以如果用溫水刺激腳部的話,腳部的血液循環就會變好,身體也會變的更加健康,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   鹽水泡腳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一:補腎、抗衰老   鹽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就可以讓鹽水的有效成分進入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