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失眠、頭暈、暴怒?!6種間歇性斷食副作用報妳知

失眠 頭暈 暴怒?!6種間歇性斷食副作用報妳知

外電編譯 梁少珊

女明星採用的「間歇性斷食」減肥法,方式是透過輕斷食,讓身體在空腹的時間分解脂肪,達到減重效果。然而,根據健康網站《Healthline》報導,研究顯示,間歇性斷食有一些輕微的副作用,而且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建議即將採取間歇性斷食減重的民眾,最好能事先跟醫事人員討論。

誰應該避免間歇性斷食?
懷孕或哺乳的女性、幼兒和青少年、感到虛弱的老年人、有免疫缺陷的病患、曾經罹患飲食失調症、癡呆症患者、有外傷性腦損傷或腦震盪後患者。

六項間歇性斷食副作用:一、頭痛或頭暈:
2020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參與間歇性斷食實驗的民眾,呈現出輕微的頭痛。這種「空腹頭痛」,通常位於大腦的額葉區域,並且疼痛的強度為輕度或中度。
失眠 頭暈 暴怒?!6種間歇性斷食副作用報妳知
更重要的是,經常頭痛的人在斷食期間,比沒有頭痛的人,更容易出現頭痛。

二、便秘或肚子脹:
因為間歇性斷食減少食物攝取,對消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導致便秘、腹脹。

脫水是另一種常見副作用,會加重便秘。所以在練習間歇性斷食時,要保持適當的水分和纖維攝取。
失眠 頭暈 暴怒?!6種間歇性斷食副作用報妳知
三、容易疲勞:
低血糖導致疲倦和虛弱。另外,間歇性斷食可能導致睡眠障礙發生,所以造成白天疲倦。【推薦閱讀研究 間歇性斷食「Monk和尚減肥法」,減肥又降低糖尿病風險

四、飢餓難耐:
減少熱量攝取或長時間不攝取熱量時,飢餓感增加,甚至會影響情緒。但是當身體適應常規斷食後,飢餓症狀可能會消失。

五、睡眠障礙:
研究表明,睡眠障礙,例如無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狀態,是與間歇性斷食相關的常見副作用之一。
失眠 頭暈 暴怒?!6種間歇性斷食副作用報妳知
六、容易生氣等情緒變化:
血糖低的時候,可能會感到焦慮和注意力不集中。2016年對52名女性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參與者在18小時的斷食期間,比非斷食期間更容易生氣。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也發現,雖然這些女性更容易發怒,但她們在斷食期結束時的成就感和自制力,也比她們在開始進行斷食時更高。

最後,研究人員提醒,如果正在實施間歇性斷食而感覺痛苦,最好立即停止斷食。還有其它非斷食的方式,健康達到減重目的。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過年滿桌零食好誘人,明知零食大多暗藏熱量陷阱,但卻又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年節零食建議首選原味、無調味食材為佳,食材成份表越單純越好,且最好淺嚐即止,才能避免在無形中攝取過多熱量喔!  過年聚會聊天難免會吃點零食,但建議要慎選零食內容,盡量以原味、無調味...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據《內科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於2月5日發表的研究顯示,中國是世界上食管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該項研究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中國人喝過燙茶、吸煙、喝過量酒的人群比例較大,有這三種生活習慣的人發生食管癌的幾率要比其他人...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製圖/吳紘宇、圖片來源/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李淑貞、shutterstock 不論在臺灣或日本,近年不婚主義與少子化的觀念盛行,許多夫妻即便結了婚也甘願做「頂客族」,人口結構改變間接使得青壯年族群的負擔越來越沉重,因應時勢,臺灣與日本政府,相繼推出各項政策,來幫助人民未來的照護所需。...

閱讀詳情 »

過新年,滿桌佳餚、零食餅乾,銀髮族該如何選、如何吃才能兼顧健康?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提醒,銀髮族若患有疾病者,年節飲食應遵循醫師、營養師的營養攝取原則,避免貪嘴以免造成健康疑慮。若是健康狀況良好者,也要留意基本的飲食原則,少吃太硬、太黏、太乾的食材,避免造成吞嚥困難,若有三高問題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