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大生車禍重創門牙造成缺失 矯正治療講話不再「漏風」

女大生車禍重創門牙造成缺失 矯正治療講話不再「漏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9歲薛姓女大生騎機車出門時,被突如其來的汽車撞擊,倒下後失去意識,送到當地醫院診斷為顱內出血,且上顎兩顆正中門牙缺失、下顎兩顆前牙斷裂,經急救後搶回一命,但講話因車禍造成「漏風」,所幸經矯正醫師治療後,已逐步恢復咀嚼功能,也重拾自信燦爛的笑容。

齒顎矯正治療 美觀兼具改善咬合功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羅昱承表示,患者因車禍導致的上顎兩顆正中門牙缺失、下顎兩顆前牙斷裂、與先天的牙齒擁擠等問題,經過門診評估後,利用拔除下顎的斷裂牙齒增加空間後將齒列排齊,缺失的正中門牙則利用側門牙取代,之後再利用填補或假牙的方式,將側門牙恢復成正中門牙的外型,以兼顧美觀與功能。

羅昱承醫師進一步說明,齒顎矯正治療又可稱為「戴牙套」,透過誘導骨頭生長和調整牙齒位置,將不正常的咬合,改為正常咬合,許多人以為矯正治療是為了美觀,其實矯正還兼具咬合和功能兩項目的。

矯正器有兩種 依據不同狀況選擇適合項目

羅昱承醫師介紹,目前常用的矯正器大致分為「固定式矯正器」和「活動式的隱形矯正」,前者對於牙齒的控制有相當好的功效,透過橡皮筋或鋼絲將矯正線固定在矯正器上,雖然美觀度較差,且鋼絲突出可能造成黏膜摩擦,但在矯正的療程上較能達成醫師的預期進而完成矯正的治療;後者則不需黏著矯正器在牙齒表面,可解決固定式矯正器帶來的美觀問題也較易於清潔,但應整日配戴,通常每一至兩周更換牙套,以達到牙齒移動的目的。

矯正時間影響因素多 矯正後良好清潔習慣不可少 

羅昱承醫師提醒,因每個人接受矯正治療需要的時間不同,且矯正時間會受到牙齒在骨頭移動的速率、患者是否準時回診,以及牙齒凌亂程度而定,由於矯正時牙齒移動後所引發的酸軟症狀,進而影響正常的進食,建議挑選軟嫩食物,減少咀嚼導致過大力量施予牙周組織,以降低不適感;此外,三餐飯後與睡前刷牙更為重要。

【延伸閱讀】

防疫不停歇! 酒精揮發太快?這種液體抗菌2小時

 50歲男如廁用力竟骨折 就醫發現脊椎沾黏如竹竿

不孕壓力大! 生殖醫學結合心理諮商助好孕

B肝致猛爆性肝炎喪命? 長期用藥與追蹤降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66歲沈女士白血球、血小板偏低及貧血,年初骨髓切片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俗稱的血癌,為了控制病情採用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合併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兩次療程後,骨髓芽細胞與各項血液指數恢復正常值,雖然成功完全緩解病況,但昂貴的標靶藥也帶來沈重負擔。 台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發布,新冠本土個案增加2例,都居住在新北市,案16214因就醫採檢確診,案16221與新北幼兒園群聚有關,媒體報導是該校負責人,曾因中風行動不佳未隔離滿14天,衛生單位研判病毒擴散有限。 ▲今(16)日新冠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金鐘視帝龍劭華猝死,享壽68歲,引起關注,法醫相驗後,初步認定是因疾病而死亡,雖然並未詳述死因,但他罹患糖尿病多年,日前又爆瘦8公斤,醫師提醒,糖友務必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嚴格控制飲食。 龍劭華才公開表示,於2009年確診糖尿病,11年來雖有服藥,卻很少回診,1次血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7批自購莫德納疫苗108萬劑,將在明(17)日晚間到貨,自購第9批牛津AZ疫苗64萬劑,將於明下午抵達,指揮官陳時中強調,2批疫苗完成檢驗封緘後,計畫提供第2劑疫苗接種。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自購莫德納疫苗已有6批到貨,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