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泌尿道感染? 正確保養能降低復發機會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泌尿道感染? 正確保養能降低復發機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泌尿道感染好發於各個年齡層,根據泌尿科醫學會,當據統計,大約30%以上女性在30至40歲之間會有一次以上的泌尿道感染機會,無論是哪一個部位遭感染,都會引起排尿的不適。因泌尿道感染的復發率高,日常的泌尿系統保健和清潔才是預防的重要步驟,千萬不要因為不舒服而延遲就醫,反而會讓症狀變本加厲。

生理結構不同 女性比男性多

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泌尿道感染?男女因為生理結構的不同,引起感染的程度也不同。根據泌尿科醫學會《泌尿道感染保健手冊》,整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泌尿道感染的三點原因:

1.女性尿道較短:女性的尿道只有3~4公分,不像男性是15~18公分,因此細菌容易經由尿道進入膀胱。特別是尿道口離陰道和肛門相當接近,容易因清潔不正確或性行為容易把肛門周圍的大腸桿菌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而感染,不過只要確實做好預防感染方法,便可降低感染的機會。

2.懷孕荷爾蒙變化:女性在懷孕及更年期階段,都會因荷爾蒙變化改變了泌尿道及陰道內的酸鹼值及正常的菌叢生態,使得泌尿系統較為脆弱,懷孕變大的子宮會壓迫膀胱、輸尿管,導致尿液滯留於腎臟或膀胱內,使得病菌更容易孳生。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子癲前症、急性腎盂腎炎等,甚至提高胎兒流產或早產的機率。

3.更年期雌激素降低:更年期婦女因體內雌激素濃度降低,使得泌尿道及陰道環境酸鹼值改變,促使叢菌生態改變、保護力下降。若是更年期合併尿失禁、骨盆腔手術、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會增泌尿道感染風險。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有糖份,更是病菌生長的溫床。

減少泌尿道感染 正確清潔很重要 

因泌尿道感染的復發率高,日常的泌尿系統保健非常重要,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提供幾項預防指引:

1.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女性經常更換衛生棉和衛生棉條。

2.多喝水並經常小便,有助於排除膀胱和尿道的細菌,不過飲用過多易有頻尿困擾,頻尿不等於泌尿道感染,依個人流汗情況來調整飲水量。

3.喝水後不憋尿,長時間憋尿會導致大量細菌在尿路聚集,提高引發尿路感染的機率。

4.性行為前後都要先喝水排尿且做好清潔工作,降低感染機率。

5.女性清潔時從由前向後擦拭,可避免細菌汙染尿道和陰道。

6.穿棉質寬鬆的衣服,可以保持尿道周圍區域乾燥,防止多餘水分滯留在尿道周圍。

7.規律的作息才能增強抵抗力

參考資料:

Can I prevent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泌尿道感染保健手冊》

【延伸閱讀】

骨鬆藥物+運動飲食才有效! 骨鬆治療4大認知

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治療 面對「關節炎之王」也不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截自雲浮吧以及米豆科技的博客 現在的上班族,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週末是這樣,晚上還是這樣。熬夜的危害暫且不多說,餓了怎麼辦呢?可是,吃了就會胖!並不是,吃了也可以不胖的。 吃夜宵也有時間 剛吃完飯就睡在床上,睡不著是肯定的,還有就是會影響健康。古人言:“飲食即臥,不消積聚,乃生...

閱讀詳情 »

(圖片擷取自meishij) 專家提醒:吃野菜要一注意、二洗、三泡再食用 一注意做到「不知不食」 注意做到「不知不食」,不要採摘路旁邊、水溝、郊外化工廠等處的野菜。不知道的野菜不要瞎采、瞎吃。 二洗,三泡再食用 食用前野菜進行完全清潔,洗淨後將野菜在清水中浸泡,不能少於兩小時。在烹飪或涼拌之前,有...

閱讀詳情 »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提供)茲卡病毒在中南美洲延燒,台灣也已出現境外移入案例,由於茲卡病毒的傳染途境與登革熱相同,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呼籲,治本之道是控制斑蚊數量,避免造成疾病流行。茲卡病毒症狀不明顯容易輕忽茲卡病毒今年疫情區域範圍擴大,原因在於七成民眾感染後的臨床症狀並不嚴重,使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日本埼玉縣日前發生83歲老翁疑長期照顧77歲的失智症妻子導致身心俱疲,持刀刺死妻子,被捕後絕食2周不幸身亡的人倫悲劇。台灣失智症協會從過往服務發現,男性照顧者主動尋求資源比例較女性低,瑞智互助家庭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照顧壓力大,男性要善用社會資源。 尋求資源女性較積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