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童戽斗身心受創 牙醫提醒兒童黃金矯正時機不能等

女童戽斗身心受創 牙醫提醒兒童黃金矯正時機不能等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8歲女童宣宣因臉部凹陷、前牙無法咬合,從側面可看出明顯戽斗,不僅阻礙正常進食,連說話都經常口齒不清,讓女童更感覺自卑,因而造成學習與社交能力低落。媽媽也曾帶宣宣多方求診,有醫師建議18歲以後再去開刀,但在多方考量下,決定趁早求助矯正專科醫師,最後成功透過面弓,進行上顎擴張,拉近上下顎骨的差距,達到矯正的成效。

 

針對宣宣的戽斗狀況,牙醫師宋慧玲先用面弓作用於上顎牙弓,門齒和犬齒的力量會使得上顎骨及牙齒往前移動,反作用力是抑制下顎骨外突,進而解決戽斗的問題。

 

戽斗主要可分為機能性與骨骼性,機能性戽斗通常是孩童生長時牙齒錯咬、飲食習慣不佳或有舔舌癖、吸手指頭等因素,造成下巴因前牙的誘導向前傾,進而產生咬合不良;至於骨骼性戽斗,則多受到遺傳影響,通常是上下排的前牙無法咬合,或是上下排牙齒僅能淺淺碰觸,透過及早矯正治療介入,改善效果顯著。

 

宋慧玲提醒,生長發育期若放任戽斗問題發展,下顎空間將不斷成長,一旦錯過9至12歲的齒顎黃金矯正期,日後長大才介入矯正治療,所衍生的困難及風險度也相形提高。另外,針對戽斗的治療時機大致可分3個階段,不同階段矯正方式也不同。其中,第1階段約在7至8歲之間,當孩童門牙恆齒萌發時,著重於預防性齒顎矯正治療,調整前齒的反咬、使上下顎能平衡發展。

 

第2階段是在9至12歲時期,此階段正是矯正戽斗的黃金期,這段時間為上顎骨骼成長發育期,下顎則是在13到18歲,因此在上顎發育未完成前,介入矯正調整上下顎骨,就能達到矯正治療的目標。

 

到了18至20歲就進入第3階段,此時期生長趨勢幾乎停止,上顎骨的發育完全定型,已無多餘空間可進行矯正、調整,若要改善戽斗問題,單純的齒列矯正較難改變戽斗的臉型特徵,只能施以正顎手術才可望獲得改善,但病患術後復原過程需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因此,家長若發現孩童開始出現月亮型臉、下顎包在上顎的外面時,就應先尋求專業牙醫師評估診治。宋慧玲指出,戽斗除了有咀嚼或發音等功能性的問題外,同時也會影響心理發展、人際關係,因此建議從9歲即可提早介入矯正治療,成果通常都能令患者滿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多吃、多喝、多尿以及體重減輕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三多一少症狀,但你知道糖尿病患者也容易併發骨質疏鬆症嗎?嘉義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花士哲指出,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比未罹患糖尿病的同年齡者,發生骨質疏鬆症機率更高。為何糖尿病易骨質疏鬆呢?花士哲醫師指出,主要是因人體處於高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般人大都在二十歲左右,會長出智齒,但是卻有不少人會出現牙痛,疼痛程度不一;醫師指出,長智齒會疼痛,恐已形成牙冠發炎,嚴重時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這類智齒最好是趁年輕時就拔除。很多人都在長智齒時會痛,到底該不該拔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主任楊智仁表示,年輕時拔除智齒比年長者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56歲男子,時常感到胸悶氣喘,就醫檢查後,發現心臟收縮功能只剩2成,且有重度二尖瓣逆流等現象,甚至左右心房及心室都已嚴重擴大,雖給予藥物治療,仍未好轉,只能排隊等待心臟移植,直到轉診後,透過二尖瓣及三尖瓣修補手術取代了心臟移植,才順利恢復健康。這名男子過去常因喘不過氣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想要健康,吃天然ㄟ尚好!根據一份研究顯示,乳癌病人攝取適量的黃豆,甚至可以降低乳癌死亡風險及復發率;營養師指出,黃豆有植物雌激素,由於可調節荷爾蒙,進而能減緩雌激素過度反應。乳癌病人在接受治療時,會進行雌激素受體檢測,一旦出現陽性,就會使用荷爾蒙拮抗劑Tamoxifen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