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遠離肺癌找上門? 國健署教必學「顧肺4招」

如何遠離肺癌找上門? 國健署教必學「顧肺4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肺癌在107年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大腸癌,雖肺癌標準化死亡率已連續9年下降,但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尤其面對新冠肺炎肆虐,若確診為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死亡率為25%,而肺癌患者則比其他癌症的死亡風險更高達1.6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指出,降低肺癌發生及COVID-19隱形威脅,民眾可把握「戒菸、防護、篩檢、警訊」顧肺4招,遠離肺癌找上門。

吸菸不僅罹肺癌機率高 若染疫演變重症風險更大

吸菸罹患肺癌的機率佔70至80%,是埋下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且吸菸者若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大,也增加死亡率,尤其二手菸暴露得到肺癌的機會也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吳昭軍署長表示,根據國內數據統計,罹患肺腺癌的女性佔九成不吸菸,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也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或烹煮時開啟排油煙機,並可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外出也要記得戴口罩,並隨時注意空氣品質,都有助於降低罹患肺癌風險。

了解肺部警訊 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國民健康署說明,除了戒菸、防護,第三就是要定期接受篩檢,目前已能透過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早期發現肺癌,這也是目前唯一國際實證的篩檢工具,但目前國際實證證據僅有對「重度吸菸族群」,可以降低2成死亡;最後則是了解肺部「警訊」,像是持續性或原因不明的咳嗽、喘不過氣、疲倦衰弱持續超過4週且伴隨著咳血、胸痛、體重減輕等,都可能是肺癌徵兆,這時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肺癌患者施打疫苗前 需經醫師詳細評估 

此外,肺癌與新冠肺炎雖都有咳嗽、喘不過氣、衰弱疲倦等症狀,但新冠肺炎個案通常都為急性發作,且同時伴隨發燒、肌肉疼痛、味覺及嗅覺喪失等症狀。國民健康署提醒,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做好防護措施,並儘早尋求醫師諮詢與檢查,避免延誤病情,尤其是肺癌等癌症患者,務必做好預防措施,並經醫師評估後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脅。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緊繃的時刻,心房顫動病友更要留意Covid-19所帶來的重症威脅。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內科主任邱富群提醒,國際流行病學統計顯示,心房顫動病友一旦感染Covid-19病毒,死亡風險會比一般人增加1.5倍,重症、住院機率也會上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疫情爆發以來,升上三級警戒,許多人分流上班、在家上班,甚至被迫放無薪假,如果加上孩子停課,還得扛上不停學的壓力,每天悶在家中減少非必要外出,簡直悶壞了。許多風景區、夜市已經出現人潮,顯見防疫疲勞出現。有時候,防疫比的不是誰最厲害,而是那口氣誰撐的最久,身心科醫師姜學斌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3級警戒僅允許外帶,已有餐飲業者不堪成本壓力倒閉,眾多店家苦撐等待解封,希望能讓客人到店內消費,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雖然3級警戒持續,但餐飲業可有條件開放內用,隔板或梅花座不可缺少,工作人員必區每日健康監控,一旦發現違規最多將被要求停業30天。 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3級警戒持續,室內外禁止群聚限制讓許多人「悶壞了」,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13日實施部分措施鬆綁制度,部分娛樂場所,包含電影院、國家風景區、森林遊樂區、室內外運動場館等,都有限度開放入場,國內9人以下小型旅行團,也能夠按照指引成行。 針對電影院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