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媒體如誇大報導疫情 最高重罰50萬元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如爆發重大疫情,許多名嘴搖身一變,成為防疫專家,透過媒體危言聳聽。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從今年7月1日起,媒體如果散布錯誤、不實傳染病疫情,以及防治措施訊息,將處以新台幣50萬元以下罰金。

H7N9、H5N1,只要出現重大流感疫情,國內部分媒體報導常擴大延伸,引發民眾恐慌。為此,立法院院會去年三讀通過「傳染病防治法部份條文修正案」,從7月1日起開始實施。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指出,尊重媒體的言論自由,但是媒體也不應造成大眾恐慌。以H7N9為例,部分媒體的誇大恐嚇式的報導,實在無助於防疫,反而影響到防疫工作。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立法院修正傳染病防治法部分條文案,新版傳染病防治法在今年6月19日修正公布,其中傳播媒體發表錯誤、不實之防疫措施,應配合主管機關予以更正。

此外,主管機關在調查疑似因預防接種致不良反應個案時,有病歷調閱權及解剖權。另外,衛生署也擴大醫事機構提供資料等範圍,醫事機構如果拒絕提供資料,處新台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

修法也增訂,將肺結核等第二類多重抗藥性傳染病,比照天花、SARS等第一類傳染病,如果明知罹患相關疾病,但未依主管機關指示接受治療,且傳染給他人,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08

相關推薦

健康人體的活動大多呈現24小時晝夜的生理規律,人體的體溫、脈搏、血壓、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晝夜規律變化。任何試圖更改生物鐘的行為,可能 會造成個體不同器官內部節奏的紊亂,破壞了有序的合作,會給身體引起某些疾病。不過,在產生疾病前,身體會發出求救信號,若能及時發現,或可避免釀成大 病。 一...

閱讀詳情 »

如今正式進入冬季了,我們明顯感覺到天氣變冷了,而且,現在患有感冒咳嗽的人也越來越多,對於簡單的感冒咳嗽,我們不需要經常去醫院,其實可以用一些健康的方法就能夠治愈好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碗非常神奇的水,感冒咳嗽都怕它。 時如今感冒咳嗽的病人是非常多的,通常情況下咳嗽反復發作不好治癒的一大特點就是一癢就...

閱讀詳情 »

銀耳,性平,味甘淡,又名白木耳,被人們譽為“菌中之冠”,質量最為上乘的稱作雪耳。銀耳的營養價值很高,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之補藥,歷代皇家貴族將銀耳看作“長生不老良藥”。銀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纖維、鈣、鐵、磷、鉀、維生...

閱讀詳情 »

經常覺得無精打采,灰心喪氣嗎?不要覺得沒有什麼重要,因為這種現象可能預示著大麻煩的來臨。一份近日發表的神經內科報告說,沮喪可能是癡呆症患者在記憶喪失之前發生的最早情況之一。 研究人員詢問約2,400位超過50歲的健康志願者們有關他們身心健康的問題,七年之後再追蹤他們,看看有多少志願者出現癡呆症的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