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媽媽10公分腎臟植入體內 末期腎病2歲娃重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媽媽10公分腎臟植入體內 末期腎病2歲娃重生

2歲的陳小妹妹在出生不久即透過腹膜透析洗腎,移植手術成為順利成長的唯一希望,然而10公斤以下幼童的移植手術困難度高,加上術前交叉試驗陽性,意即會攻擊移植腎臟抗體,台大醫院團隊克服萬難,將陳小妹媽媽的腎臟成功移植到陳小妹身上,成為院內首起10公斤以下、抗體排斥的腎臟移植手術。陳小妹日前已出院,不僅在疫情下完成幼兒腎臟移植奇蹟,也為末期腎病幼兒提供治療的一線曙光。 

成人腎臟佔小孩腹腔一半 術前需增加體重和腹腔容量
陳小妹出生後即因全身水腫、大量蛋白尿與腹水,及合併呼吸衰竭與小腸穿孔,被送至台大醫院加護病房照護,為了找出陳小妹腎臟功能急速惡化的病因,台大醫院利用全外顯子次世代基因定序進行檢測,確診為WT-1基因突變所導致早發性腎病症候群,必須接受腎臟移植才能順利成長。

儘管媽媽願意捐贈腎,但成人的腎臟長軸約10公分,幾乎佔了小孩肚子的一半,移植是一大挑戰。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蔡宜蓉指出,兒童因為腹腔小,需長到一定體重才有可能將媽媽的腎臟植入,在移植前的準備,除了感染、血壓、電解質的維持穩定外,也藉由調整鼻胃管餵食與透析劑量,讓陳小妹持續增加體重和腹腔容量,提供足夠的空間接受成人腎臟。

三級警戒期間移植 母愛無畏疫情限制
醫療團於7月9日進行移植手術,由陳媽媽捐贈左腎植入陳小妹的右後腹腔,同時移除原本的右腎,再利用人工腹膜將陳小妹的腹腔傷口關閉。陳小妹術後由兒童加護病房團隊與移植外科團隊共同進行術後照顧,並於8月17日出院,此個案也是該院10公斤以下幼兒、交叉試驗陽性腎臟移植首例。 

台大腎臟移植團隊進行過4例2歲10公斤以下的腎臟移植,最久的案例已經腎移植超過16年。然而幼兒腎臟移植的困難還有待突破,包括病童腎臟病變的確診、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手術前後多團隊的兒童醫療照護等,尤其如何克服體型與心肺功能上的限制,更是手術技術與照顧上的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陳小妹妹家人無畏疫情進行移植,不僅是家人親情的體現,更有賴台灣整體防疫措施的成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八里療養院致力推動國家防疫政策及職場員工身心健康促進方案,從去年疫情之初確立相關分艙分流動線以及設立專責觀察篩檢病房,到今年後疫情時代持續推動防疫相關衛教宣導及職場員工身心健康的推動,串連起醫療及社區服務,將健康的身心帶給民眾。「疫起抗戰 全心方疫」、「職場幸福,我...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汽車產業復甦,專家預估未來汽車產業產值可望上看6兆美元,加上電動車快速發展,台廠積極搶進電動車生態系!專攻汽車安全部品與高階客製品的金屬大廠英鈿趁疫情期間加強布局智慧化,在微軟和達易智造協助下,英鈿OEE(整體設備效率)提升15%、達交率上升22%,增進國際客戶信心訂單逆勢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賣到各大醫療院所的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出包!食藥署今(31)日發布最新產品回收訊息,接獲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通報,旗下生產的「”永豐”生理食鹽水注射液」100mL軟袋裝,安定性試驗的pH值測定結果未能符合規格,共有35批號產品得回收。 出問題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