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嬰幼兒染疫跟你想得不一樣!無症狀比例高 食慾不振、腹瀉都是警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這一波本土疫情大爆發,染疫以及重症、死亡的高危險群雖集中在高齡長者身上,但新冠肺炎對於嬰幼兒的影響,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就指出,嬰幼兒一旦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但相較於成人有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都要格外注意。

新型肺炎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目前臨床觀察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且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有系統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與肥胖等)族群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陳品君表示,兒童相較於成人,染疫比例較低,根據台灣及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2到5%。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約0.1%。

臨床報告重症者多為小於1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如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家長務必要有認知,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好消息是,目前台灣尚無兒童新冠肺炎死亡案例。

感染新冠肺炎,陳品君指出,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

陳品君說,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屬於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的一群,但近期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在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臨床症狀類似川崎氏症,會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如何觀察孩子有沒有變成重症的傾向呢?陳品君強調,如果感染過程中,有發現小朋友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的症狀,以及呼吸困難,就是重症預兆,需儘快就醫。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困境?未滿18歲遠距諮商不合法 心理師怨:卡住3萬學生求救路

吃得安心嗎?禁反式脂肪滿3年 全台最新市售檢驗結果出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在家可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加強自身防護力並維持體能,國健署長吳昭軍提供4個居家運動妙招,讓你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  1.核心穩定、瑜伽、徒手訓練效果好在家可以進行核心穩定、瑜伽、徒手訓練,如雙人反向跳、蹲馬步、超慢跑、太極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孕婦開放打莫德納(Moderna)疫苗,高雄、中央不同調!高雄市長陳其邁昨搶先宣布預計23日就能讓孕婦開打莫德納疫苗,明顯跟指揮中心現在只開放一般身分孕婦(非屬第1類到第3類)打AZ疫苗做法不一,高雄是逆時中?還是超前部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機組員先前「3+11」政策被視為防疫破口元凶,而最新規畫機組員只要完整接種2劑疫苗,就只要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政策也喊卡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2)日澄清,沒有喊卡,只要本周醫療應變組訂出相關自費採驗抗體的流程,就會開始實施。 在5月這一波本土疫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已經自費接種過AZ疫苗的民眾,第2劑該怎麼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2)日給了答案,強調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上已經向各縣市再次說明,第2劑一律都以公費方式接種;至於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打完AZ後若混打莫德納、BNT,效果甚至更好一說,指揮中心也以「無助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