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媽咪。懷孕早期便祕怎麼辦?

孕媽媽小冉這些天真是煩惱,一方面因為妊娠反應吃不下東西,另一方面又深受便祕的困擾。

 

症狀及原因

 

懷孕早期,很多孕媽媽會出現便祕狀況。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由於妊娠反應較重,嘔吐造成脫水,又因食欲缺乏使 人體沒有補充充足的水分。

◎孕激素的大量分泌引起胃功能下降,蠕動減慢。

◎大量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食物,蔬菜攝取量少,缺乏 膳食纖維。 

◎擔心流產,過度養胎,缺乏必要的運動。

 

一般情況下,3 天不排便就算是便祕,而有些孕媽媽即使只有一天不排便,就會覺得很痛苦,這也算是便祕。總之,如果和孕前相比,排便情況變化明顯且比較痛苦就算是便祕。在便祕的情況下,腹內積累的毒素不利於身體代謝,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孕媽媽超過 5 天不排便就應該到醫院就診。

 

飲食調理

 

◎每天注意多飲水並掌握飲水技巧。可以在每天早晨 空腹時,大口大口地飲用溫開水,使水來不及在腸道 吸收便到達結腸,促進排便。 

◎吃含水分多的食物,如:蘋果、葡萄、桃子、梨、冬 瓜、牛奶等。

◎吃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如:芹菜、番薯、豆類、玉米、韭菜、紫菜等。

◎吃有助胃腸蠕動以及含脂肪酸的食物,如:蜂蜜、香 蕉、核桃、松子仁、芝麻等,能促進腸道潤滑,幫助排便。 

◎可將核桃、優酪乳、烤紫菜、青梅乾、香蕉作為零食, 這些零食不僅富含營養,還有改善便祕的作用,一舉兩得。

 

食療方推薦

 

牛奶香蕉木瓜汁:將木瓜、香蕉、牛奶放在一起榨成汁,每天晚上睡覺前喝一杯。如果便祕比較嚴重,可以把剩下的水果纖維也一起吃下,持續 3 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要注意的是,香蕉少量食用時可促進排便,但過量食用反而會引起便祕。 

無花果粥:先將 100 克的米加水煮沸,然後放入 30 克無花果煮成粥。服用時可加適量蜂蜜或白糖,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將無花果換成核桃、芝麻等。

 

生活調理

 

每天持續做適量的運動,維持每週至少有 2~3 次健身活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孕媽媽的腹肌收縮力,促進腸道蠕動,預防或減輕便祕。避免久站、久坐,工作時每隔 2 小時起來活動一下身體。 

一般在進食後最容易出現便意,一旦出現便意應及時入廁排便,切不可形成忍便的習慣,這樣非常容易導致便祕發生。排便時要保持放鬆的心態,即使未排出也不要緊張,否則會加重便祕症狀。排便時不要看書、看報,避免因精神壓力加重便祕。

 

慎用中藥

 

有些孕媽媽認為,使用中藥通便副作用小。實際上,常用的通便中藥如:大黃、火麻仁、番瀉葉及麻仁丸、麻仁潤腸丸等,都有可能引起流產或早產,孕媽媽一定要慎用,特別是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媽媽更絕對禁用。

 

 ---本文摘自《懷孕安胎養身大全》一書 孕媽咪。懷孕早期便祕怎麼辦?

孕媽咪。懷孕早期便祕怎麼辦?

孕媽媽情緒不穩定,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更多精采內容見<懷孕安胎養身大全>

 

完美孕產必讀,幸福媽媽祕訣 

★營養專家+婦產科醫生聯合撰寫,滿足懷孕期間女性的健康護理和胎兒養護,一本適合父母的孕產百科全書!

★本書以懷孕前後的10個月為主線,分週闡述,妊娠280天,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一週一小節,天天告訴你!

★將胎寶寶每周、孕婦營養、孕婦日常生活護理、孕檢、胎教、適當的運動等孕期知識全收集,像是身邊有一位婦產科專家隨時隨地關心你、指導你!

 

○分週闡述,貼心指導

媽媽每一週的懷孕變化、寶寶每個月的成長情況,本書分成40週告訴你每週宜忌、必做檢查,讓每個新手媽媽都能獲得最好的照顧! 

○專業知識,分門別類

胎教怎麼做?孕婦飲食要注意什麼?所有懷孕相關專業知識通通告訴你,查閱方便,新手爸爸也能簡單上手,輕鬆了解和參與懷孕大事! 

○真人圖解,孕產圖書

本書配合數名孕婦媽媽的40週懷孕過程追蹤拍攝,並佐以示意圖,讓你了解寶寶每週在媽媽肚子裡的變化,大量精美彩圖,絕對簡單易懂!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粉絲行列。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22歲的孝子捐肝救父,一片孝心透過近年台灣蓬勃發展的微創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順利完成,不同於傳統手術,兒子腹部只留下5個小傷口及褲緣下8-10公分的疤,父子兩人手術順利,子於住院6天後出院,父恢復狀況良好即將出院。這也是亞洲第一例以達文西機器手臂執行的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受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65歲男性,突然出現腹痛、解黑便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且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也未有任何異狀,但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時,發現空腸疑似有腫瘤,醫師再透過膠囊內視鏡以單氣囊小腸鏡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空腸有脂肪瘤,且與十二指腸交界處也出現超過3公分潰瘍性腫瘤,才確診出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國內約有40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頑固型高血壓患者約佔1至2成,針對此類頑固性高血壓,醫界近年研發出「腎交感神經去除術」來改善;成大醫院日前即以「腎交感神經去除術」順利完成兩位病人的治療,治療隔日即可出院。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政翰表示,高血壓患者可先由生活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從2003年10月引進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根據該院統計,至今已治療過900名個案,前三大病例包括腦膜瘤、轉移性腦瘤以及聽神經瘤,病患則是遍布台灣、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泉發指出,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對腦組織的傷害很小,病患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