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季節交替時分 精神疾病好發期

季節交替時分 精神疾病好發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當季節交替時節,成為精神病好發或精神症狀易不穩定的時期,康復之友聯盟秘書長陳萱佳指出,最近發生不少精神疾病患者出現妄想或幻聽症狀,並進一步傷害自己或他人的狀況。其實,目前有不少醫療機構,針對精神康復者提供居家治療服務,若患者有相關需求,建議可尋求專業治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的資料顯示,103年共有逾20.6萬人領有慢性精神疾病重大傷病卡;據精神衛生法顯示,罹患精神疾病而需要公衛護士到府訪視的精神康復者,共有逾13.3萬人。目前精神康復者之家庭,無法處理的狀況,主要來自於精神疾病的症狀復發,如妄想或幻聽狀況,出現干擾家人或社區行為。由於未達自傷或傷人程度,因此無法強制住院,造成家人或社區的心理壓力。

康復之友聯盟接到許多民眾來電反應類似問題,才發現多數人不清楚目前的精神醫療,已有針對以上狀況的精神康復者,提供精神居家治療服務。尤其,針對精神疾病症狀明顯干擾家庭或社區生活,且拒絕就醫者;不認為自己罹患精神疾病,不規律接受治療而住院率高者;精神、職業或日常生活功能退化者,都可尋求精神醫療團隊到府服務。

幻聽和妄想是精神疾病患者最無法分辨真假的症狀,幻聽是實際上沒聲音,但由於腦功能失調,使得精神康復者有聽到聲音之感;妄想症則是來自許多不符現實的認知,無法以一般知識或邏輯說服的思想。康復之友聯盟表示,一般來說,若妄想或幻聽的內容,未具傷害或破壞性內容,精神康復者都可以學習與之共存;但若妄想的內容出現引導傷人或鼓勵自傷時,應盡速就醫,且有在服用精神藥物者,切勿擅自停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32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不愛說話,常搞自閉?許多青少年飽受情緒困擾之苦,被家長師長認為「難搞!」,董氏基金會提醒,家長關注孩子青春成長期的情緒,如果發現孩子長期抑鬱、難以安撫,就應該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美國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一成童或青少年曾為憂鬱所苦,不過,透過運動、行善,及時常接觸樂觀正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你孩子常吃薯條、雞排等食物嗎?長期下來,除了造成肥胖問題外,可能還會導致糖尿病喔!屏東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張道明指出,許多學童不忌口,常以飲料取代水,且喜愛吃高熱量食物,早已埋下好發疾病的危險因子,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屏東縣醫師公會針對縣內1478名國中學生調查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家的孩子也常跌倒嗎?其實有可能是因下肢穩定度不佳或肌耐力不足等因素所導致;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物理治療師張毓紋表示,家長其實不需過於擔心,可與小孩在家做一些簡單的居家運動訓練,可有效降低孩子跌倒的機率。居家運動訓練包括像金雞獨立、跳跳遊戲、直線平衡訓練以及蘿蔔蹲遊戲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網路世界真是無所不能!台大醫院與合作金庫合作,開發出行動網銀APP醫療服務功能,民眾只要向合作金庫申請加入行動網銀APP及憑證,除了可以掛號台大醫師的門診外,看完診後就可以直接透過智慧手機立即繳納門診醫療費用,健康照護可以「一指搞定」。不管是不想排隊等候繳費,還是忘了帶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