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孫道存罹癌猝!醫揭3成攝護腺癌患者「去勢」也無法治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孫道存罹癌猝!醫揭3成攝護腺癌患者「去勢」也無法治
前太平洋電纜董座、名媛孫芸芸的父親孫道存,因攝護腺癌惡化,於獄中服刑期間猝逝。此癌高居男性國人十大死因第6名,近年罹癌人數因人口老化逐年攀升,更有逾3成患者確診時已有轉移病灶,就算手術切除患處也沒用。


攝護腺癌細胞恐轉移 傳統「去勢」療法漸失效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文正表示,現行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依據病情發展,可階段性分為開刀、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大部分病患選擇接受荷爾蒙治療,也就是所謂的去勢療法。

然而,「去勢療法」僅能抑制睪丸的大量雄性激素製造,卻無法抑制腎上腺的少量雄性激素製造,且癌細胞可能產生抗藥性,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失效。當癌細胞轉移,切除局部並無法解決問題,病患只剩下化學治療與荷爾蒙標靶治療的選項,漫長的治療過程也讓許多病患逐漸失去目標和動力。

精準醫療找揪10%突變基因 攝護腺癌治療現新曙光
不過,隨著精準醫療趨勢發展,目前已有治療攝護腺癌的標靶藥物。吳文正解釋,透過癌症基因檢測,能協助醫師找出突變基因,為病患量身打造適合的個人化療方式,在臨床上已證實有效延緩疾病惡化、提升整體存活率。

吳文正說明,目前國外臨床研究發現,攝護腺癌病患中約有10%帶有突變基因,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生物標記物標靶治療,即PARPi,可應用於突變基因,使癌細胞失去修復功能,導致癌細胞死亡、降低疾病惡化風險。

隨著癌症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進步,醫師可找出攝護腺癌病患腫瘤突變的癌症基因(BRCA/HRR),針對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的攝護腺癌,提供精準醫療的標靶藥物,為部分病患在化療之前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退休教授接受標靶藥物治療 逾15年獲穩定控制
吳文正分享,曾有一名案例是剛退休的教授,本該享福的時候卻被診斷出攝護腺癌,在接受精準醫療並配合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患至今已獲得控制且持續追蹤超過15年,可見精準醫療為攝護腺癌病患帶來的新曙光。

吳文正也建議,轉移性攝護腺癌的病患需要留意家族病史,病患應主動詢問醫師,評估基因檢測的需求,並且考慮在術後及早做組織檢體檢測,找出腫瘤突變的癌症基因,擬定適合的治療策略,才不會錯過理想的治療時機,積極達到治療目標。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7月29網上傳出一則消息,湖北一個3個月大的嬰兒,因被拍照時沒關閃光燈,寶寶右眼底黃斑區上被燒灼出一個圓疤,眼睛接近失明。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微博刷屏,許多家長憂心忡忡。那麼,閃光燈致使眼睛失明是真的嗎? (圖片翻攝自:齊魯網 據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頻道《拉呱》報導,針對此事件 ,記者諮詢了山東省立醫院...

閱讀詳情 »

VIA 頭髮的生長源於氣血。氣血旺,頭髮生長正常;氣血衰,頭髮變白、枯槁,甚至脫落。不過,白髮生長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體內臟腑的健康狀態。 前額白髮:多為脾胃失調。《黃帝內經》中指出,“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前額屬於陽明,而陽明主要跟脾胃有關,陽明衰,髮...

閱讀詳情 »

【台北訊】八仙粉塵案發生至今,醫護人員小心謹慎照顧病患,面對重症病患的心情,和家屬是相同的,且更多了自責。【公視主題之夜】特別安排於7月31日週五晚間十時,播出美國公共電視PBS紀錄片《人生的最後功課》(Being Mortal),探討生命、死亡、藥物與臨終照顧的最後交集,反思醫生在病人臨終前,應如...

閱讀詳情 »

紫米又稱為黑糯米,因種皮層含有花青素而呈現紫黑色,可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並含豐富的鐵質,女性尤其喜愛。但清洗紫米時,發現水變得黑黑的,因此對紫米是不是經過「染色」感到懷疑。其實辨識有沒有染色很簡單,農糧署說,只要用手指摳一摳就知道了囉!很多女性喜歡吃紫米,豐富的膳食纖維及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等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