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安定心神的「GABA」力量

最近,有一種相當引人矚目的成分叫做「GABA」。這種成分除了人體內本就含有之外,也廣泛地存在於各種動植物當中。它是一種叫做γ—氨基丁酸的天然胺基酸,簡稱GABA(Gamma Amino Butyric Bcid)。最近市面上除了有添加GABA的巧克力和保健食品以外,連蔔蔔乾、味噌和醬油內都加有GABA成分。

GABA作為大腦中抑制型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夠有效紓解壓力,具有安定心神的「抗壓效果」。此外,它也能抑制興奮型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過剩,達到放鬆的效果。不僅如此,GABA還有提高睡眠品質,抑制中性脂肪和膽固醇、降血壓、促進肝臟和腎臟功能等眾多好處。

我認識GABA的機緣,來自與某種蔬菜的相遇。大家聽過「蕾菜」嗎?蕾菜是油菜的一種,屬於芥菜的變種蔬菜。一般而言,我們都是食用芥菜的葉子部分,而蕾菜作為食用部位的蕾芯(嫩芽),卻是從一株重達五到六公斤的菜株中長出來的,外觀看起來有點像蜂斗菜。它是由日本福岡縣所研發的新品種,大約在十年前,開始在市場上販售。

某次,有幸從福岡縣特產推廣協會的人員那裡拿到蕾菜,我就用簡樸的方式把它水煮來吃,不知為何,讓我的身心感到好放鬆。這樣的效果不由得讓我大吃一驚。「這種安心感究竟是怎麼來的?」腦海中的念頭促使我想要更了解這個蔬菜。

調查了蕾菜的成分,才發現蕾菜含有大量的GABA成分。一百公克的蕾菜中,就含有四十克的GABA成分。我是認識蕾菜之後,才知道GABA的存在。以前我還住在福岡的時候,蕾菜尚未研發出來,而它現在為我帶來了全新的發現。最近,調查哪一種食材GABA成分含量最多,已經成為我的新嗜好(笑)。

一天只要攝取十到二十克的GABA,就能感受到它的效果,那麼,如果想要增加體內的GABA成分,該怎麼做呢?GABA是由麩胺酸所生成。因此,只要攝取麩胺酸含量高的蔬菜就行了。例如一百克的發芽糙米內就含有十毫克的GABA,又如番茄、蘆筍、鴻喜菇、馬鈴薯、茄子和南瓜等,全都含有GABA成分。另外,當季蔬菜也含有許多的GABA成分。其他像是納豆、泡菜和漬物等發酵食品,裡頭也有GABA成分。

安定心神的「GABA」力量

此外,我最近的一個大發現是蓮藕。我請製作加賀蓮藕的朋友幫忙調查其GABA含量,才得知原來蓮藕裡頭也有這成分。蓮花是佛教的象徵,我不禁想著,這跟蓮花中含有安定心神作用的GABA成分是否有些關聯。

此外,維生素B6能夠幫助GABA生成。鮪魚(瘦肉)、鰹魚、生鮮大蒜、秋刀魚、雞胸肉、香蕉、開心果和黃豆等,全都富含維生素B6。不僅如此,人體內的GABA成分是在睡眠中生成。因此,生活作息規律正常、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非常重要。 

在此想特別提一下,我們在廣告中,可以看到演員吃到含有GABA成分的巧克力時,瞬間喊出「覺得好安心喔!」諸如此類的感想。但實際上這產品的效果可能沒那麼好。

首先,我們來看看商品的原料吧。根據食品的標示規則,含量最高的成分必須列在最前面,接著依序遞減。巧克力的原料是可可,裡頭具有GABA成分,照理說,開頭應該寫上「可可(cocoa mess)」,但許多商品的原料標示都是「砂糖」。如同前面所述,砂糖會讓血糖值瞬間攀升,並刺激大腦。若因想要稍微喘口氣而去吃加所謂有GABA成分的巧克力,反而可能會讓你睡不著。這就是砂糖的力量勝過GABA的實例。建議大家購買前,先確認包裝上的食品原料。此外,即使食品內含有GABA成分,睡前最好還是不要吃任何甜食。

安定心神的「GABA」力量

※出自《最強無鹽理論:法國料理名廚:無鹽才是最高級美味

幸福綠光閱讀網;《新自然主義》粉絲團】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綠色醫療減碳救地球!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發現,部分氣喘的定量噴霧液含有溫室氣體成分,若1/10能改成乾粉吸入劑型,每人每年可減少150-400公斤碳排放,相當於改吃素食的成效。不過,英國氣喘健康建議負責人Jessica Kirby強調,患者應依照醫師指示使用氣喘噴劑,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腳尖微開,慢慢往下蹲,紅燈亮起就是姿勢錯誤!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指出,日本研究發現,重訓只練上半身,比練下肢的人的血管硬度增2.2倍。為鼓勵民眾正確運動,學會與台科大電資學院副院長花凱龍團隊合作,開發「智慧教練」,透過影像動態捕捉,幫大學生揪出深蹲誤區。花凱龍提醒,應遵守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核磁共振結合放療新技術,癌症看得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日前簽下首座核磁共振影像導引直線加速器,放療更精準,不受呼吸、心跳或吞嚥干擾,讓醫師看清腫瘤變化,及時調整照射,降低副作用。高醫癌症中心主任黃志仁表示,MRI影像引導可避免輻射,更清楚辨別腫瘤軟組織,適用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在治療不是醫師說了算!」醫療現場越來越重視「醫病共享決策」,婦女常見的子宮肌瘤也能因此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吳文毅分享,一名47歲女企業家,發現經血過多、貧血,確診子宮肌瘤,考量停經後腫瘤會縮小,且她強調事業忙、不想開刀,與醫師共同選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