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視力檢查 避免老花眼「早」上身

定期視力檢查 避免老花眼「早」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智慧報導)張先生從小眼睛就非常好,不戴眼鏡視力都有1.0,一直以來他都以此為傲。但是過了40歲之後,他發現上班時用電腦或是看公文都愈來愈模糊,也更容易疲倦。眼科醫師告訴他這是老花眼的症狀,但是他難以置信,畢竟他年紀輕輕,老花眼怎麼就找上他呢?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謝昀翰醫師表示,老花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人在40歲開始都會面對,會感到難以聚焦閱讀太近的事物,要拿遠一點才可看清楚。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眼睛看近物的調節力便會逐漸下降。老花的成因目前醫學界仍有爭議,一般相信主要是水晶體的彈性與調節的睫狀肌隨年齡而漸漸喪失功能,觀看近物時,水晶體的弧度不足,未能把光線聚焦至視網膜。
謝昀翰醫師指出,患者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問題會更明顯,因為光線不足下曈孔會擴大,因此讓景深變窄。另一個症狀是患者在把焦點大幅轉移時的瞬間,影像會暫時性變模糊,這是因為眼睛的變焦遲緩所導致。因此在閱讀時,光線一定要充足,以免眼睛過勞。而老花眼的度數到60歲之後才會逐漸固定,最深約在300度左右。因此,40至60多歲的人,建議平均每2至4年驗光一次,以取得最適合的度數。老花眼可以透過凸透鏡製成的老花眼鏡矯正。輕微老花眼的人,如果閱讀時把書本拿遠一點就能看清楚,就不一定非要配鏡不可。但當度數加深,閱讀時感覺吃力,應配戴眼鏡輔助,以免讓眼睛過度疲勞,甚至會引至頭暈、想吐,和眼球脹痛。
謝昀翰醫師也提醒,由於現代人高度近視的比例較高,3C產品的使用以及太陽光的曝曬增加,他在臨床上遇到早發性白內障與視網膜病變的比例也增加許多,另外長期的乾眼症也可能影響視力品質。所以他建議,當視力持續的模糊時,還是要找眼科醫師做整體性的評估,以免錯過了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34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等掛號、等叫號、等領藥,多數民眾看醫生的最明顯感受就是「不斷等待」,為了縮短醫院的等候問題,北市聯醫自行開發醫療資訊系統(HIS),包括縮短看病的等候時間、跨院區服務、補褶列印功能,及各院區一致性的標準作業程序,有效縮短就醫等候時間與便利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資訊室主任葉郁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睡眠醫學會最近發表最新睡眠調查,發現近兩成台灣人有失眠困擾;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強調,治失眠最好少靠藥物,因為藥物雖然一開始覺得有效,但吃多了會有耐受性,會愈來愈無效。陳濘宏主任建議,失眠如果從認知行為改善,如白天多運動、少睡、不在床上看電視、看手機、平板電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紫外線會傷害皮膚,但是對眼睛形成的潛在影響也不容小覷,尤其是臭氧層正在逐年減少,使得紫外線進入地球表面的含量增加,人眼接受的紫外線劑量也就跟著提高了。眼科醫師汪志舜表示,紫外線會與身體內的蛋白質等分子形成共振,當強度超過一定程度時,就可能造成分子間鏈結的破壞,產生新的分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明知吃宵夜對身體不好,卻總是無法抗拒宵夜的誘惑,若是非吃不可,聯安診所徐景宜營養師建議,避免高油脂、高熱量及澱粉類食物,像是鹹酥雞、泡麵、各式的零食等,只會蓄積多餘熱量,增加身體負擔。徐景宜指出,要吃宵夜,也應避免肉類或奶類的攝取,因油膩或蛋白質類食物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