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中燒香又鄰近馬路、廟宇 國衛院監測:嘉義老人PM2.5暴露量最高

▲空汙不只來自大環境,住家微環境也得留意。(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空汙PM2.5有害人體,國衛院今(16)日公布最新一項與環保署等單位合作的微環境PM2.5監測報告,首度將包括寺廟、餐廳、烹飪、燒香等國內特有的空汙排放源納入監測,結果發現,老人族群的每日PM2.5暴露量以嘉義最高,可能與室內燒香習慣與住家鄰近廟宇有關,其次則為高雄、台北、花蓮等地區。

空氣汙染的負面影響不只來於大環境,住家微環境也扮演關鍵,尤其國衛院研究發現「家裡微環境」為老人一天PM2.5暴露的主要環境,有高達85.2%至92.7%的PM2.5來自住家。

研究團隊於2017至2018年持續針對台北、花蓮、嘉義、高雄等地區的老人族群,進行300天的住家室內外微環境PM2.5連續監測,以及163天個人PM2.5 暴露濃度及每日時間活動模式調查。結果發現,4地區老人族群個人PM2.5暴露量以嘉義64.2μg/m3最高,其次為高雄54.5μg/m3、台北36.9μg/m3、花蓮36.1μg/m3。

研究進一步指出,不同地區的住家PM2.5汙染源也有所不同,4地區的住家 PM2.5中金屬汙染來源以「地殼元素」為主;此外,台北有29.4%來自交通排放、交通有關煞車塵,花蓮有35.9%來自於油燃燒,嘉義則有46.7%與交通有關,而高雄有25.3%與鋼鐵製造業及交通排放有關、21.1%來自交通有關煞車塵,少部分來自油燃燒。

值得注意的是,在針對4地區的住家環境進行調查時,研究人員亦發現,有 70.3%到98.1%住家沒有抽菸習慣;台北及高雄地區老人住家分別有67.2%及 64.1%沒有燒香,而PM2.5暴露量較高的嘉義,則有75.9%有在家燒香、63%鄰近交通繁忙的道路、20.4%鄰近寺廟。

國衛院在監測報告中建議,PM2.5即使在相當低的濃度仍有作用,儘管無法一次到依,仍應採階段性目標,先將PM2.5濃度降至我國標準的年平均15g/m3、日平均35g/m3,之後再進一步降至年平均10g/m3、日平均25g/m3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

台大醫學院教授、計畫主持人之一的國衛院合聘研究員郭育良表示,全台區域空汙以高雄、雲嘉南、中彰投應列為急需管控地區,尤其,高雄有逾2成5空汙來自鋼鐵製造業與交通排放,嘉義與台北亦分別有2成6與2成9來自交通排放,花蓮3成6來自油燃燒、逾1成來自水泥廠,這些都是中央及地方政府應思考如何多管齊下的控管重點。

郭育良建議,預防室內空汙,日常就該留意室內的廚房油煙、抽菸、燒香等,利用對微環境汙染源的控制,並在大環境空汙嚴重時做好戴口罩等防護,皆有助減少部分危害。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護理師張莞爾(中)臨危授命出任務。(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滯留中國武漢的血友病童母子昨晚返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兩人的一採結果是陰性,須等待24小時後再進行二採,如果皆為陰性的話,兩人將送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而「全程押陣」的護理師張...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邊真沒有醫用外科口罩,通勤族有「布口罩」在手就不怕!全台口罩產能還來不及全民需求的當下,食藥署今(25)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只要是使用不織布、活性碳或可防PM2.5材質的「布口罩」,其實細菌過濾率可達到80%以上,足夠通勤族自我防...

閱讀詳情 »

南韓疫情蔓延,民眾買口罩大排長龍。(圖/取自臉書) 優傳媒記者胡智凱/綜合報導 基於「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大陸官媒持續向全世界輸送抗疫經驗,環球時報今(25)日就指點南韓,抨擊對方至今沒有切斷大邱與全國其他地區的交通聯繫,強調須更堅決採取行動。 環球時報在《疫情正...

閱讀詳情 »

讓瘟疫現形的「細菌學之父」 瘟疫,是對於具有傳染力的疾病的通俗說法,「瘟,疫也。」在中國的史料中,很早就有關於「瘟疫」的記載。《黃帝內經》中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的記載。東漢時期的《傷寒雜病論》也說過:「建安紀年(西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