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一童「怎吃都不長肉」比同齡孩子瘦小 手術補好心臟缺口才發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患有先天心臟疾病的小朋友,儘管沒有不適的症狀,還是得定期回診追蹤。門診就有一名剛上小學、患有先天心臟疾病心室中膈缺損的小病童,儘管身體狀況穩定,但身材就是比同齡學童瘦小,體重也長不起來,讓家人很擔心,最終醫師追蹤建議下,決定以心導管手術使用關閉器封起破損缺口,才促進發育。

花蓮慈濟醫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裘品筠表示,心室中膈缺損是常見的先天心臟疾病,約每千名新生兒就有1人。因新生兒在胚胎時期心室生長不完整,在心室中膈上出現了小洞。

一部分的病童在1歲前小洞隨著生長會自行閉合,但若未閉合加上缺損很大,使大量的血液分流,醫師警告,不僅容易造成肺動脈高血壓、呼吸急促、感染肺炎、生長遲緩,嚴重時還會發生心臟衰竭。

門診中另一例,同樣患有心室中膈缺損的高中生,雖然破損不大,不影響日常活動及運動,但左心的血液持續流進右心,長期仍會造成肺動脈壓慢慢上升,導致心臟負擔增加,甚至引起肺動脈高壓等併發症,最後同樣以心導管手術將心室中膈的小洞封起。

裘品筠表示,心室中膈缺損主要分為4型,第一型為肺動脈正下方,大部分伴隨主動脈瓣膜的脫垂;第二型為膜周型,破損位於主動脈下方,是最常見的心室中膈缺損約占70%;第三型為心內膜墊缺損;第四型為肌肉型缺損,若破損不大有機會自行癒合。

常見的心室中膈缺損為第二型膜周型,裘品筠說,有一部分病童的心室中膈缺損周圍會自行生長結締組織,將破洞包起癒合,但若隨著生長,破損未自行癒合,經過醫師的評估,可以使用心導管手術的方式,將破損塞起,讓血液流向回歸正常。

裘品筠提醒,患有先天心臟疾病,即使手術後已復原,也需要定期追蹤恢復狀況,若是有心律不整的情況發生時,需要限制孩子活動強度,避免心臟不適。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出生5天奶娃持續吐奶、吐膽汁 竟是「腸扭轉」差一步全壞死

湧5萬人返台「搶床」!集中檢疫所2千床8日開放預訂 每日2千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威脅日增,流感疫情卻也不能大意!疾管署今(31)日公布,上周國內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又攀上11萬6705人次,讓原本已經趨緩的流感疫情再添變數,連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也用「亂流」形容,且上周新增流感重症61例,另有13例經審...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武漢肺炎,不只成人的醫用口罩缺,連兒童口罩也在部分學校與安親班要求孩子一律戴口罩之下,出現家長抱怨跑斷腿也買不到的現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強調全台合格生產口罩有25家業者,今可全數納入徵用,未來要求24小時產能全...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再冷,也要記得出門捐血!受到農曆春節長假、寒流雙重影響,台北捐血中心今(31)日發出緊急訊息,強調血液庫存只剩下4.6天,其中O型更剩下不到3.7天的安全庫存量,醫療用血情況堪慮。 台北捐血中心指出,受到天氣寒冷、感冒民眾增加,加上農曆春節長...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昨公布第9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為一起「夫傳妻」的本土家庭群聚,值得注意的是這名中部40多歲個案的先生在武漢工作,先前僅出現咳嗽及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不在當時強制通報檢驗之列,成為罕見的太太都確診了、先生卻沒被檢驗案例,而據了解,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