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一童「怎吃都不長肉」比同齡孩子瘦小 手術補好心臟缺口才發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患有先天心臟疾病的小朋友,儘管沒有不適的症狀,還是得定期回診追蹤。門診就有一名剛上小學、患有先天心臟疾病心室中膈缺損的小病童,儘管身體狀況穩定,但身材就是比同齡學童瘦小,體重也長不起來,讓家人很擔心,最終醫師追蹤建議下,決定以心導管手術使用關閉器封起破損缺口,才促進發育。

花蓮慈濟醫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裘品筠表示,心室中膈缺損是常見的先天心臟疾病,約每千名新生兒就有1人。因新生兒在胚胎時期心室生長不完整,在心室中膈上出現了小洞。

一部分的病童在1歲前小洞隨著生長會自行閉合,但若未閉合加上缺損很大,使大量的血液分流,醫師警告,不僅容易造成肺動脈高血壓、呼吸急促、感染肺炎、生長遲緩,嚴重時還會發生心臟衰竭。

門診中另一例,同樣患有心室中膈缺損的高中生,雖然破損不大,不影響日常活動及運動,但左心的血液持續流進右心,長期仍會造成肺動脈壓慢慢上升,導致心臟負擔增加,甚至引起肺動脈高壓等併發症,最後同樣以心導管手術將心室中膈的小洞封起。

裘品筠表示,心室中膈缺損主要分為4型,第一型為肺動脈正下方,大部分伴隨主動脈瓣膜的脫垂;第二型為膜周型,破損位於主動脈下方,是最常見的心室中膈缺損約占70%;第三型為心內膜墊缺損;第四型為肌肉型缺損,若破損不大有機會自行癒合。

常見的心室中膈缺損為第二型膜周型,裘品筠說,有一部分病童的心室中膈缺損周圍會自行生長結締組織,將破洞包起癒合,但若隨著生長,破損未自行癒合,經過醫師的評估,可以使用心導管手術的方式,將破損塞起,讓血液流向回歸正常。

裘品筠提醒,患有先天心臟疾病,即使手術後已復原,也需要定期追蹤恢復狀況,若是有心律不整的情況發生時,需要限制孩子活動強度,避免心臟不適。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出生5天奶娃持續吐奶、吐膽汁 竟是「腸扭轉」差一步全壞死

湧5萬人返台「搶床」!集中檢疫所2千床8日開放預訂 每日2千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近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急速攀升,已躍居新一代「最凶女人病」。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康弘昌/專訪報導 母親節最想要的禮物?青春永駐絕對榜上有名,但熟女、媽媽們突然「回春」見紅,千萬別沾沾自喜自己養生有術或是日常進補見效了,因為「妳的月經不是真的月經!」而是子宮內膜癌的紅色警訊,婦癌名醫、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母親節即將到來,送給媽媽的禮物準備好了嗎?許多人都會送禮表達對媽媽的感謝,不過,到底該選擇什麼才能送進心坎裡?人力銀行針對1124名職場媽媽進行調查,發現她們最不想收到的母親節禮物竟是花束和家電,結果出乎眾人意料。  最期待現金紅包、按摩椅人力銀行公布「職場...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災情重創全球,但有些犧牲可能來自於錯誤的政策,而非病毒本身。台北醫學大學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今(8)日發表共同研究結果發現,武漢未預警、無配套的封城與監禁極端措施,顯著加劇武漢醫護人員的新冠肺炎感染率與嚴重度,尤其武漢醫護人員染...

閱讀詳情 »

胖的人一定都有高血壓?心血管功能一定都不好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體重過重的確會加重心臟負擔,但若是從小胖到大的人,因心臟與血管已調整到適合的運作方式,故不一定會出現高血壓;但若是短時間增重者,心臟恐無法負荷體重急遽的變化,故較容易出現高血壓的問題。  高血壓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因血壓是漸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