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少年下體長硬塊以為是腫瘤 醫師說出病因讓他想挖洞

少年下體長硬塊以為是腫瘤 醫師說出病因讓他想挖洞

【NOW健康 李蔚萱/高雄報導】1名17歲少年,某日洗澡時發現自己的陰莖有硬塊,既震驚又擔憂,認為自己可能長了腫瘤,一連數日都食不知味、心情鬱悶,就醫後醫師告訴他:「你這是包皮積滿了汙垢!」頓時雖然放下心中大石,但同時也感到有些難為情,很想挖個洞鑽進去。


義大大昌醫院泌尿科主任黃景榆表示,上述少年前來求診時,一臉沉重地自訴,陰莖前端摸起來硬硬的,懷疑自己可能長了腫瘤。經檢查之後,發現他的包皮開口很小,無法翻開清洗,累積了多年的汙垢、尿液等,竟在包皮內形成結石。


黃景榆主任進一步說明,許多家長在男寶寶出生時,就有是否要割包皮的疑問,以現代醫學觀念來說,並不建議嬰幼兒或小學生做包皮手術,除了局部麻醉容易使幼兒產生恐懼之外,主因是怕太早手術,日後長大會發生包皮過短或過緊,而失去包皮保護龜頭的作用。因此建議男生在14、15歲發育完成、陰莖大小定型之後,再進行包皮手術較為妥當。


黃景榆主任指出,兒童時期若有包皮過長的現象,通常適度翻開用清水洗即可,切勿過度清洗以免造成紅腫。兒童若因包皮過長或包皮開口過小難以清潔,導致包皮感染,臨床上會先給予適量的類固醇藥膏,除了具消炎效果,類固醇也會使包皮變薄,較容易翻開清洗,不一定要手術。


至於男生過了青春期若還有包莖問題,則建議進行包皮手術,除了包皮會影響陰莖外觀外,也容易藏汙納垢,因此割包皮可避免病毒或細菌感染,也能降低罹患性病的機率。傳統割包皮手術,是以手術刀切除1圈多餘的包皮後,再進行縫合,手術時間約40分鐘,縫線約2至3周會自動脫落。由於傷口大,出血量也較多,術後患者會感到疼痛,照護需特別小心。


新式的微創包皮環切術(俗稱包皮槍手術),可同時進行切割包皮與縫合傷口,縫合處是使用像釘書機一般的金屬縫合釘,因此傷口較平整、幾乎不出血,手術時間大幅縮短為5分鐘,縫合釘約2周後自動脫落,術後患者疼痛度降低許多,因出血量少,在家也容易照護。


黃景榆主任提醒,不論是傳統或新式微創手術,術後皆須保持傷口乾燥至少3天,避免劇烈運動;術後1個月內不能有性生活,飲食正常即可;唯糖尿病患者須特別注意傷口感染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雷射撫平歲月痕跡再進化 脈衝時間從奈秒到皮秒快千倍
▸毛小孩中暑因為毛太長? 獸醫師:關鍵在於鼻子長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4歲王小姐是第一期乳癌患者,手術治療後以「癌得星」、「小紅莓」、「有利癌」化學治療積極控制病情中,期間有腹瀉、腸胃不適、疲倦等症狀,且有輕微淋巴水腫的情形。因化療不適,進而求診中醫,經辨證論治後,配合化療與中藥調整身體機能,給予紓壓、飲食和淋巴按摩等方面的衛教,疲倦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蜂蜜是許多人青睞的日常食品,不僅可以用來烹飪,也是美容滋補的上品。市面上除了傳統蜂蜜外,蜂產品中的蜂王漿、蜂膠,也逐漸被人們熟知,但一般民眾可能不太了解,這三種蜂製品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營養成分又有什麼不同呢?植化素、類黃酮成分 有助抗氧化及抗發炎 營養師李芷薇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地球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夏季常見飆破36°C的高溫警報!尤其2020「小暑」節氣為7月6日,俗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在這高溫悶熱的天氣運動,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恐怕會增加與熱相關疾病風險。五點保護做到好 熱傷害降到最低面對炎熱的夏天,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所引發的疫情被多個國際組織及傳播媒體形容,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嚴峻危機。雖然全球有無數醫學界菁英投入開發對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新藥開發,但截至目前為止,尚無明確治療方法或疫苗被接受並應用於臨床治療。而中興大學發現可能具防止引起「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