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少年下體長硬塊以為是腫瘤 醫師說出病因讓他想挖洞

少年下體長硬塊以為是腫瘤 醫師說出病因讓他想挖洞

【NOW健康 李蔚萱/高雄報導】1名17歲少年,某日洗澡時發現自己的陰莖有硬塊,既震驚又擔憂,認為自己可能長了腫瘤,一連數日都食不知味、心情鬱悶,就醫後醫師告訴他:「你這是包皮積滿了汙垢!」頓時雖然放下心中大石,但同時也感到有些難為情,很想挖個洞鑽進去。


義大大昌醫院泌尿科主任黃景榆表示,上述少年前來求診時,一臉沉重地自訴,陰莖前端摸起來硬硬的,懷疑自己可能長了腫瘤。經檢查之後,發現他的包皮開口很小,無法翻開清洗,累積了多年的汙垢、尿液等,竟在包皮內形成結石。


黃景榆主任進一步說明,許多家長在男寶寶出生時,就有是否要割包皮的疑問,以現代醫學觀念來說,並不建議嬰幼兒或小學生做包皮手術,除了局部麻醉容易使幼兒產生恐懼之外,主因是怕太早手術,日後長大會發生包皮過短或過緊,而失去包皮保護龜頭的作用。因此建議男生在14、15歲發育完成、陰莖大小定型之後,再進行包皮手術較為妥當。


黃景榆主任指出,兒童時期若有包皮過長的現象,通常適度翻開用清水洗即可,切勿過度清洗以免造成紅腫。兒童若因包皮過長或包皮開口過小難以清潔,導致包皮感染,臨床上會先給予適量的類固醇藥膏,除了具消炎效果,類固醇也會使包皮變薄,較容易翻開清洗,不一定要手術。


至於男生過了青春期若還有包莖問題,則建議進行包皮手術,除了包皮會影響陰莖外觀外,也容易藏汙納垢,因此割包皮可避免病毒或細菌感染,也能降低罹患性病的機率。傳統割包皮手術,是以手術刀切除1圈多餘的包皮後,再進行縫合,手術時間約40分鐘,縫線約2至3周會自動脫落。由於傷口大,出血量也較多,術後患者會感到疼痛,照護需特別小心。


新式的微創包皮環切術(俗稱包皮槍手術),可同時進行切割包皮與縫合傷口,縫合處是使用像釘書機一般的金屬縫合釘,因此傷口較平整、幾乎不出血,手術時間大幅縮短為5分鐘,縫合釘約2周後自動脫落,術後患者疼痛度降低許多,因出血量少,在家也容易照護。


黃景榆主任提醒,不論是傳統或新式微創手術,術後皆須保持傷口乾燥至少3天,避免劇烈運動;術後1個月內不能有性生活,飲食正常即可;唯糖尿病患者須特別注意傷口感染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雷射撫平歲月痕跡再進化 脈衝時間從奈秒到皮秒快千倍
▸毛小孩中暑因為毛太長? 獸醫師:關鍵在於鼻子長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儘管夏日悶熱,但肌膚保濕仍不能鬆懈!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廖怡貞表示,清潔、保濕及防曬是肌膚保養很重要的三大原則,未適當保濕的缺水性肌膚,不僅沒有光澤,更容易讓肌膚因外界溫度及濕度的變化引起發炎反應;因此,除了以外用保濕保養品輔助,充足的水分攝取,更成為重要的內在保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癌症已連續30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實若是病灶愈小,治療成功的機會就會越大;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李佳穎指出,肺癌初期多無任何徵兆,等到出現咳嗽等症狀時,卻早已是末期,才會造成死亡率增加。目前15%至20%的肺癌患者,經由胸腔科醫師診斷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面對台灣崩壞的醫療環境、健保給付不公平的待遇,從醫30年來,台灣腦瘤手術權威、林口長庚醫院腦瘤神經外科主任魏國珍,從未經歷醫療糾紛、也從不喊累。當許多醫療從業人員批評醫院是血汗工廠同時,他卻覺得當醫生是天底下最快樂的工作!魏國珍出版《醫者,本來如此》一書,希望以自身經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長注意,孩童使用3C產品時間愈多,飲食習慣愈不健康!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近4成學童運動量不足,超過6成只有從事動眼睛、動手指的3C靜態生活。專家指出,學童玩電腦、看電視時間愈長,平常運動時間就愈短者,飲食攝取也會愈不健康,容易常喝含糖飲料、吃油炸食品。董氏基金會針對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