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服員一疏忽導致銀行群聚案 指揮中心視為「重中之重」

居服員一疏忽導致銀行群聚案 指揮中心視為「重中之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6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個案及51例境外移入,14例本土案例中有10名為前日公布聯邦銀行行員;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為50多歲本國籍男性,去年12月於越南確診,12月17日搭乘SOS專機返台,但肺炎嚴重仍於今年1月9日死亡。今日下午也有146.15萬劑AstraZeneca疫苗抵臺。


居服員一疏忽導致銀行群聚案 指揮中心視為「重中之重」

銀行30名員工13人篩檢陽性 曾於7日舉辦尾牙

於昨日爆出群聚的聯邦銀行,30名員工之中共有13人篩檢陽性確診,由於該分行1月7日時曾於西餐廳舉辦尾牙,目前該起群聚恐影響社區,被陳時中視為「重中之重」,其餘17名篩檢陰性員工以及59位家人都已集中隔離。同時也循實聯制足跡發出了3013封簡訊,陳時中呼籲收到簡訊的民眾可以前往篩檢站採檢,預計今天下午在銀行附近加開2處採檢站;部分銀行職員個案家中有在學孩童,已有6間學校暫時性停課。


居服員一疏忽導致銀行群聚案 指揮中心視為「重中之重」

居服員講電話移開口罩成超級傳播者? 羅一鈞:不符定義

而聯邦銀行感染源頭為案17472居服員,曾於去年12月30日及今年1月4日至銀行辦事,承辦的銀行員為案17630,也因此被感染。陳時中表示,疫調中從監視器中看到,居服員在銀行洽談中,有幾次因講電話有移開口罩,是否為可能傳染途徑?陳時中回應,不無可能,也有可能由傳遞的文件上傳染。

至於此名居服員是否為超級傳播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像是麻疹、水痘、新冠肺炎,「就目前坊間廣為接受的超級傳播者定義,應該是1傳10以上」。就這位居服員,主要連結的確診個案為家人、乾妹妹、照顧個案以及銀行行員,沒有到10位;雖然該案為銀行群聚源頭,但並不符合定義,請大家不要特別去用這樣的名詞影射感染者。

聯醫中興、仁愛院區護理師染疫 未傳播至社區

而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中興院區,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負責專責病房的案17570護理同仁、另一位護理同仁及友人,目前共3人。兩位護理同仁基因定序與被照顧的確診病人相同,推測由此病人身上得到病毒。但目前兩位護理同仁狀況良好,也已退燒。


居服員一疏忽導致銀行群聚案 指揮中心視為「重中之重」

而仁愛院區又新增一位護理同仁,同為照顧專責病房的確診病人,已接種兩劑疫苗,11日接種第三劑,但下午有發燒、流鼻水、肌肉痠痛症狀,隔日上午篩檢,發現確診(cT值16),立即匡列採檢隔離,共有25位同仁也匡列採檢隔離。非密切接觸者39位,36位陰性、3位待採。仁愛醫院目前只有單一個案,還沒有傳播出去的現象。


居服員一疏忽導致銀行群聚案 指揮中心視為「重中之重」

目前場所警戒措施並沒有要增強,但既有的規定請大家遵守,陳時中也再三提醒,昨日全球確診超過三百萬例,Omicron變異株在一個多月以內變成主流,目前沒有一個絕對組隔的方式,要多層次、多方向,像是戴口罩會降低風險,並非戴著就不會得,但可以降低傳染風險,也還是要勤洗手,尚未施打疫苗的民眾趕快施打,出入場所也希望民眾可以確實執行實聯制。


居服員一疏忽導致銀行群聚案 指揮中心視為「重中之重」


【延伸閱讀】

好消息! 機場群聚基因定序結果出爐,新冠口服藥過EUA

疫情間聽咳就怕? 醫解析「急性、慢性」成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市售包裝食品騙很大!消基會於11月間,隨機於賣場超市購買16樣商品,包括糖果、果凍、餅乾,以及泡麵、飲品、冷凍食品等,13項外包裝有標示不實或名實不符的情形,其中以零食類最嚴重,逾8成標榜口味,卻無實際原料。13項名實不符包括,pinky水蜜桃薄荷糖沒有水蜜桃;吉米吉台...

閱讀詳情 »

日本雜誌《日刊現代》報導,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而導死亡多達1.4萬人,其中約9成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專家提醒,天氣冷時,洗澡時切勿先洗頭。   根據日媒報導,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導死亡多達1.4萬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竟佔9成,特別是12月、1月期間,溫差過大使血管及心臟負擔增加,在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罹患糖尿病的婦女,長期有服用降血糖藥的習慣,雖然血糖控制穩定,但仍出現足底麻木的現象,有時甚至感覺像被針刺的刺痛感,最後透過中醫調理,服用黃耆桂枝五物湯配上雞血藤、川牛膝等,一個月後,症狀才逐漸紓緩,體力也恢復許多。臨床上,罹患糖尿病約10至20年後,會有將近5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在台灣,慢性病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許多慢性病患者都害怕長期服藥會造成傷肝等現象;其實,導致傷害器官最大的原因,主要是長期未能控制好疾病所造成!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包括忘記吃藥,自行停藥或減藥等不遵照醫囑的情況,都可能成為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像是高血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