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中醫調理可舒緩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罹患糖尿病的婦女,長期有服用降血糖藥的習慣,雖然血糖控制穩定,但仍出現足底麻木的現象,有時甚至感覺像被針刺的刺痛感,最後透過中醫調理,服用黃耆桂枝五物湯配上雞血藤、川牛膝等,一個月後,症狀才逐漸紓緩,體力也恢復許多。

臨床上,罹患糖尿病約10至20年後,會有將近50%的患者出現周邊神經病變的現象,嚴重時,甚至必須仰賴止痛劑、抗憂鬱劑等減緩症狀;二林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許博期指出,除了養成控制血糖的習慣等,其實透過中醫調理,也能有效紓緩症狀。

像是肢體麻木、四肢冰冷等症狀,且入夜天冷後,疼痛還會加劇,以傳統中醫而言,又為營血痺阻,可透過黃耆桂枝五物湯調理;許博期說,因黃耆具有甘溫益氣效果,加上溫經通陽的桂枝和有助於營養血的白芍等,此藥方被常用於治療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另外,患者也可透過經絡按摩,也能有效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達到舒緩症狀的效果;許博期提醒,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治療,配合處方和飲食習慣的改善,加上中醫調理,就能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33

相關推薦

二代健保諮詢專線,下半年開始Callout服務!二代健保新制上路已經半年,為讓健保投保單位熟悉相關規定,中央健康保險局表示,將於下半年開始提供Callout服務,由客服人員主動打電話,向投保單位說明二代健保相關內容,並提醒補充保險費繳納與申報注意事項作業,藉由主動致電溝通,幫助尚未熟悉新規定投保單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癌症連續31年蟬連台灣人死因第一名,而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不過卻會造成患者產生體力下降、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國內醫界研究發現,服用天然小麥胚芽萃取物,不但可以有效抑制肝癌、卵巢癌細胞生長,並能促進正常細胞吸收營養,使腸道絨毛增生,進而改善化療的副作用。小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讓人對於吃越來越不安心,台北慈濟醫院推出「蔬食八分飽,清淨身心靈」系列活動,院長趙有誠公開倡導蔬食好處,他以自身為例,長期食用素食,體重、膽固醇都明顯下降。「啊!呷菜怎麼會營養?吃肉比較營養啦?」不少民眾都有這方面的疑慮,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亞琳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經常熬夜,以致於禿頭年輕患者越來越多,不少20歲出頭的小男生頭髮變細,容易掉髮,專家指出,這些都是毛囊萎縮症狀,如果沒有即時改善,掌握生髮黃金期,小心禿頭上身!「搶救毛囊趁現在」好幾名穿著緊身黑衣的舞者突然出現在台北市東區街頭,快走、踱步、拉扯推擠,甚至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