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工人戴口罩施工悶熱引起熱衰竭 出現噁心嘔吐緊急送醫

工人戴口罩施工悶熱引起熱衰竭 出現噁心嘔吐緊急送醫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2名工人日前同一天先後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緊急送醫急救,原來因工地防疫規定,即便高溫悶熱,工人僅能在喝水吃飯時脫下口罩,加上2人本身有腎臟方面宿疾,就醫確診為熱衰竭,其中1人更引起橫紋肌溶解症,所幸及時住院治療,2天後順利出院並返回工作崗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表示,2位患者本身有慢性腎臟病,由於工作環境,以及疫情期間全民都必須配戴口罩,加上喝水不便,他們到院時均出現熱衰竭症狀,緊急安排住院,靜脈注射大量輸液後才化解危機。


常見熱傷害有3種 及時處置降低風險


李其育介紹,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衰竭、熱痙攣及熱中暑,熱衰竭是指高溫環境大量流汗後,同時造成水分和鹽分等電解質大量流失,體溫大多正常或稍微上升,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虛弱無力等症狀,嚴重時可能休克或昏迷,由於體溫不太會超過40°C,死亡風險低,只要盡快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大多能恢復正常。


熱痙攣則是指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出現肌肉痙攣,若情況嚴重無及時處理,少數案例會有死亡風險至於熱中暑常是因體溫調節能力失常造成,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未及時發現所致,輕微熱中暑會出現臉色發紅、口渴、頭暈、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嚴重時恐會伴隨中樞神經問題,體溫超過42°C時,甚至有死亡風險。


橫紋肌溶解 恐釀腎衰竭


李其育指出,橫紋肌溶解症為內科急症,通常合併熱衰竭出現,由於體內溫度過高,使骨骼肌的肌纖維膜發生急速損傷,造成肌肉細胞壞死,當細胞內大量肌球蛋白釋出進入血液循環,會造成腎毒性,若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影響腎臟功能,造成急性腎臟衰竭,一旦延誤治療,嚴重時也會致命。


李其育提醒,防疫期間人人須配戴口罩,但口罩不容易散熱,加上口罩被汗水浸溼時,細菌可能隨水氣進入口罩,便失去防護力,對勞工族群而言實屬不便,建議工作時可穿著寬鬆衣物,並適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運動飲料或微量加鹽的開水),也可用冷毛巾擦拭皮膚,讓體溫漸漸降低,降低熱衰竭的發生機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兄弟象前總教練王光輝肝癌病逝 肝癌5大症狀不可輕忽
▸濾藍光眼鏡真能護眼? 減少3C使用時間才是根本方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因應國內出現首例確診COVID-19兒童死亡個案,4月20日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召開會議,訂定COVID-19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說明如下: 一、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男歡女愛的最高境界,就是雙方都能達到高潮,但如果小弟弟無法順利進入且持久度不足,就相當煞風景了!許多男性往往為了重振雄風,又礙於男人的面子難以啟齒,而選擇民間偏方或胡亂服用壯陽藥酒或藥物等,到頭來還可能傷身;中醫在治療陽痿早洩,認為應該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達到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最近在門診發現耳鳴有漸漸年輕化的趨勢,綿綿不休的耳內鳴聲,有時聲音由腦部發起,自覺腦中有音聲鳴響的症狀,是謂腦鳴,如此惡化下去會妨礙正常聽覺而使人聽力減退,形成重聽,也會影響人的腦部功能讓人產生失眠、健忘。中醫師吳宛容建議,一旦發現耳鳴、腦鳴,就應積極處理,以免將來失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北郵政醫院院長陳健煜醫師認為台灣健保推行多年,就醫的方便,醫院出現大排長龍、超額掛號景象,衍生出就醫的問題,常見的有: 執行手術的過程細節不清楚,術後發現被植入醫材,後續併發症與副作用一概不知,術後發現療效不如預期。這是因為病患在術前沒有獲得充分的醫療資訊而產生的醫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