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氏症前兆 可能有便祕、肢體僵硬問題

巴金森氏症前兆 可能有便祕 肢體僵硬問題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0多歲的林先生兩年前右肩常痠痛,以為是頸椎退化合併五十肩,然而治療後症狀未改善,直到骨科醫師發現林先生右手會抖,才轉至神經內科門診追蹤。林先生在神內門診時,放在膝蓋上的右手指,微微繞小圈地顫抖,經醫師仔細詢問後,陪診的林太太表示最近先生反應、動作越來越慢,睡眠不安穩,寫字也不太靈活。醫師評估疑似是巴金森氏病,給予藥物治療後,林先生的肩膀緊繃痠痛和右手抖動的部分已改善許多。

致病原因部分可能源自腸道
巴金森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起因於大腦控制精細動作的基底核當中的多巴胺神經元退化所造成。人們對於巴金森病的印象多半局限於典型的運動功能障礙,例如:肢體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然而在這些症狀之前,可能已經有長期便秘、疲倦、憂鬱、焦慮、失眠等非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因此患者在確診前通常已經跑過其他科別(腸胃科、身心科、復健科、骨科),也有可能因為肢體的僵硬誤以為是五十肩或是頸椎退化而延遲確診。

現代科學證實了「腸腦軸」的存在,證實腸道和腦部之間有雙向溝通的管道,腸道的菌落會影響腦部的運作。有一假說認為巴金森病的病因是由於人體接觸環境毒素後,先造成嗅覺和腸道神經的退化,再由支配腸胃道的神經往大腦蔓延,進而影響到腦部的運作,此假說應證之前所提的,巴金森患者在有動作障礙的症狀之前常有便秘的困擾。

焦慮到處求診 恐造成藥物難以調整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佳維表示,若是經過症狀的自我觀察懷疑自己罹患巴金森時,請至腦神經內科就醫讓醫師來診斷。巴金森的診斷及治療需要長期固定跟著一名醫師配合,切莫因為焦慮而到處求診,恐造成醫師無法調整藥物,並呼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症狀減緩,使病人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開完刀也很美!癌症整型手術新概念 醫籲乳癌患者別怕

助聽損兒順利學習 選擇合適助聽輔具有技巧

留意子宮頸癌5症狀! 化療併用標靶納保打破5年0存活

穩定控糖卻爆心肌梗塞 醫:未做共病管理恐致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好萊塢電影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台北捐血中心合作,推出電影主題捐血車,只要捐血就能獲得電影周邊! 索尼影業漫威英雄宇宙電影《魔比斯》講述由傑瑞德雷托飾演患有罕見血液疾病的醫師麥可魔比斯,為治療自己和有相同絕症的人,以自己的身體作為實驗。索尼影業此次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台北捐血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要把老人憂鬱症和壓力畫上等號,憂鬱症是腦部疾病,不是軟弱的表現」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賴德仁醫師一直秉持從醫初衷-致力於精神病去汙名化,因此只要談到憂鬱症即不忘提醒大家,「憂鬱不一定是來自於外在壓力,也有可能來自於大腦的退化」。他提醒憂鬱症是老人常見的精神症狀之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你有睡午覺的習慣嗎?每天中午小睡30-45分鐘,可提升整體健康和做事效率。為此,美國已故的心理學家兼波士頓大學教授,威廉‧安東尼以及妻子卡米爾,於1999設立了「全國午睡日」(2022美國全國午睡日為3/14星期一),由於多數美國人平時睡眠不足,希望改變美國人對與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20多歲的女大生小優養了1隻可愛的毛小孩,日前開心跟狗狗玩親親,沒想到狗兒冷不防地襲擊,當場被咬得唇開肉綻,傷口深度達1公分,所幸經緊急就醫細心縫合,終於恢復迷人雙唇,醫師提醒,民眾如果不小心被貓狗咬傷,要趕快送到醫院處理,還要記得打狂犬疫苗和破傷風,避免傷口感染。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