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帕金森氏症用藥症狀仍未解 突破細胞間質環境盲點有救

帕金森氏症用藥症狀仍未解 突破細胞間質環境盲點有救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帕金森氏症好發於50歲以上中壯年人,「靜態時的顫抖」是典型的症狀之一,但在這個年紀的患者通常事業有成,或肩負家中經濟重任,倘若控制不了自己的手腳抖動,對自尊心可謂是一大打擊。


1名年約55歲的張先生左側下肢顫抖的症狀已近半年,且愈來愈嚴重,即使在家中如廁也顫抖得很嚴重,幾乎無法控制,不僅如此,後來甚至坐著與太太聊天時也不自覺的顫抖,加上他本身是企業負責人,白天在公司開會時只能任由手腳不停顫動,令他極為困擾,嚴重干擾生活。經過台北2家醫學中心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後,便積極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但手腳抖動症狀似乎未見改善。


DBS開腦手術風險高 細胞間質療法讓患者如獲新生


收治這名患者的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醫師表示,回想起當初張先生來到診間時,臉上充滿失落又無助的模樣,患者曾猶豫是否要接受深層腦部刺激術(DBS),但由於這種治療是透過開腦手術,將晶片植入後進行長期電擊刺激的治療方式,考量相關風險性及預後的成效仍不穩定,還可能面臨感染或是腦出血問題因而卻步。


所幸過去1、20年來,侯泰宇醫師致力研究侯式細胞間質療法,針對帕金森氏症的病因機轉治療,張先生在完整接受侯式細胞間質療法約3個月,療程期間就無須再服用抗帕金森氏症藥物,療程結束後,患者親口告訴他「我的顫動好了將近99%」,張先生本人對於身體恢復自主的轉變感覺如獲新生。


現代醫學認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是由於腦內稱為「黑質」的部位出現退化,導致無法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致使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進而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許多帕金森式症患者服用藥物控制症狀,有時卻因服用藥量不斷增多,產生更明顯的副作用,但若選擇手術,又需要顧慮風險與併發症。侯泰宇指出,針對結果治療無法根除疾病,若從病因著手才可望逆轉病情。


想要逆轉疾病 改善細胞間質環境是治療關鍵


在研究了多種治療方法後,侯泰宇發現了「細胞間質」的重要性,身體行使功能的基本單位稱為細胞,當身體各部位的細胞功能良好時,健康狀況才會好,然而細胞所屬的環境稱為「細胞間質」,是構成細胞與細胞間的橋樑,細胞間質的良好與否,也決定了細胞功能是否健全的關鍵因素。包括現代醫學治療帕金森氏症、高血壓等疾病所使用的相關藥物,皆以治療細胞為主,細胞間質的環境的好壞反而常被忽略。


侯泰宇醫師比喻:「就像土壤之於種子,必須有肥沃養分、水、陽光和空氣,才能長出豐碩果實;而細胞間質是細胞所賴以生長的微環境,環境品質的好壞,會決定細胞能否好好存活,會不會產生病變、甚至死亡。」由於細胞間質廣泛分布於身體各處,當淤積的細胞間質恢復暢通,細胞所處環境變得良好,疾病的症狀自然就能獲得真正的改善。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耳鳴與糖尿病有關? 每10名耳鳴患者就有1人是糖尿病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吾家有女初長成,家長可別疏忽了家中女兒的月經來潮,尤其是有經痛問題,更是應該要小心,以免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就有一名年近30歲女子,長期被經痛所困擾,每次月經來潮,就有如分娩般,疼痛不已!!直到結婚後想生小孩,她因為害怕不孕,才去找中醫師檢查,結果診斷出是因子宮肌腺瘤導致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棄外科,轉投醫美!去年7月,台大醫院外科部總醫師洪浩雲做了這個決定,像是在醫界投下一顆震撼彈。但沒想到,更換跑道才短短三個月,他離開了醫美診所,理由是「如果一樣被告,他寧願是因為救人而不是因為隆胸隆鼻」。洪浩雲目前在羅東博愛醫院任職,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他指出,醫美領域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桃園一名57歲許姓男子,因脊椎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痛困擾多年,在接受聖保祿醫院施行脈衝式高頻電磁波神經治療術後,疼痛獲得紓解,且大幅改善病況。聖保祿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謝宗哲醫師表示,許姓患者回溯7年前只要搬重物,背就會痛,後來整個左腿開始痠痛,有時會痛到麻的程度,接受醫學中心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高血壓及其併發症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我國每年因高血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可達200萬以上;因此,高血壓可說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頭號隱形殺手,不得不防!高血壓症狀不明顯,使得一般民眾忽略罹患高血壓的可能,或是輕忽而導致長期併發症的產生,例如中風、心肌梗塞等等。每位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