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吸奶嘴、吸手指 竟可能造成下巴縮小?

常吸奶嘴 吸手指 竟可能造成下巴縮小?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3歲以上幼兒盡量不要再吸奶嘴、吸手指。三軍總醫院齒顎矯正科、兒童牙科主任李忠興表示,嬰幼兒難免吸奶嘴、吸手指,但如果3歲以上還常常吸奶嘴、吸手指,長時間下來,牙齒排列就會混亂,且顎骨發育也會受影響,甚至可能造成小下巴問題,因此建議小孩3歲以上就盡量不要再吸奶嘴、吸手指。

小孩3歲以上 盡量不要再吸奶嘴、吸手指
李忠興主任指出,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曾遇到小孩子吸手指吸到拇指、食指長繭,也有小孩直接吸四根指頭,在小孩小的時候,吸奶嘴、吸手指有心理安撫作用,影響還不大,但超過3歲,又長時間吸奶嘴、吸手指,就得多注意。

長時間鼻塞、用口呼吸 也會影響上下顎發育
吸奶嘴、吸手指是較小幼兒常見情況,當小孩長大了,長時間鼻塞,也可能影響上下顎發育。舉例來說,有名年約八歲小女孩長時間鼻塞、用嘴巴呼吸,原本氣流該從鼻腔進出,現在全部從嘴巴,導致上下顎骨發育都受到影響,牙齒無法正常咬合,吃東西很不方便,後來接受一連串評估、檢查,才找到真正原因。

先解決鼻塞問題 再進行評估、矯正
李忠興主任分析,當氣流從正常呼吸道進出,就會給予骨骼、肌肉一些壓力,此時骨骼、肌肉也才會發展正常,如果用口呼吸,肌肉貼著骨骼,上顎骨就會發育不完整,下顎骨也會逐漸受影響。因此治療上,必須先解決鼻塞、過敏性鼻炎問題,再進行評估、矯正。

生理性顱顏齒顎矯正 必須考量多項變數、指標
事實上,齒列不整及異常咬合除了顏面美觀不佳,也可能損害咀嚼效率,或造成牙齒異常磨損、蛀牙、牙周病等問題,發音、顳顎關節等功能也可能出現異常。醫師必須了解顱顏複合體的生長、發育,以及適應性變化,才能精確診斷、擬定治療計畫,並精準執行介入、治療。而透過「生理性顱顏齒顎矯正」,可幫助改善問題,

找尋真正主因 才能擬定正確治療策略
所謂「生理性顱顏齒顎矯正」是指透過呼吸、吞嚥、肌肉等生理運動,結合顱顏生長發育機轉、時機點、輔以訓練器(trainer)、矯正器等,對齒顎異常患者進行矯治。李忠興主任強調,重點還是在於透過詳細檢查、觀察,精確確診、找到異常背後各項變數、主因,這樣才能擬定正確治療策略,後續矯正,也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5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她突然點了點頭。霎時我喜極而泣的抱著她大哭一場,感謝老天爺把女兒還給我了!」民國97年6月,18歲的蘇湘婷在畢業典禮當天,因車禍成為植物人,頭部更在1年內經歷18次大小手術;在媽媽每天床畔的呼喚及護理之家細心復健下,湘婷終於在2年後奇蹟式地甦醒。如今的她不僅在臉書上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流感疫情進入高峰!疾病管制署指出,上周類流感門診就診人數突破9萬人,急診就診人數也有1萬5288人,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新增76例,其中4人死亡。該署提醒民眾,如有呼吸道症狀者,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儘量在家休養。根據疫情監視資料顯示,上周類流感門診病例百分比1.64,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咳嗽不止可能是氣喘徵兆!一名76歲的陳奶奶,為咳嗽所苦長達2個月,期間至診所拿止咳藥都沒有效,後來在親友勸告下至衛福部豐原醫院胸腔內科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氣喘」所致,而咳嗽症狀之所以一直沒有改善,是因為陳奶奶之前都是以普通感冒方式治療,沒有對症下藥的關係。陳奶奶無奈的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去年年底,赴韓國旅行團集體發生腹瀉、嘔吐等症狀,疾病管制署指出,經過與韓國、香港衛生當局三方聯合調查,結果發現,旅客赴韓曾去的某家餐廳,其餐廳廚工檢驗出感染諾羅病毒,目前該餐廳已歇業,赴韓旅行團腹瀉的疫情也已獲控制。去年12月25日迄今,疾管署陸續接獲交通部觀光局、國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