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常常拉肚子?別以為只是腸躁症!小心腸子整組壞光光

常常拉肚子?別以為只是腸躁症!小心腸子整組壞光光

 

發炎性腸道疾病特別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原因是因為此類疾病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的,原本應是遇到細菌、病毒才啟動的免疫反應,現在卻是「無差別攻擊」,造成「自己打自己」。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依發炎分佈形態、侵犯腸壁程度,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如果發生在大腸就教潰瘍性結腸炎,如果侵犯到小腸就叫克隆氏症,症狀與大腸激躁症類似,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如果沒有仔細辨別,很容易忽略而未積極治療。

 

發炎性腸道疾病和大腸激躁症很類似

吳登強醫師表示許多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常以為自己是大腸激躁症,的確在頻繁的腹痛與腹瀉方面,這兩種疾病的確非常類似,但是若是出現發燒、貧血甚至有血便的情況。最好不要輕忽吃一些止瀉劑就好。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典型特徵。

 

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很容易造成所謂的「裡急後重」,這四個字的意思是上廁所變得很頻繁,但是卻拉的不多。可是拉完後不久,又出現想大號的感覺,這樣反覆下來不僅對生活與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對腸道造成很大的刺激。更嚴重的狀況下可能會出現急拉的症狀,糞便和氣體會難以控制,會不自主排出肛門外,造成排便功能紊亂。

延伸閱讀:小三起每天「狂瀉十幾次」 他因腸病被霸凌險輕生

參考資料:「常拉肚子」竟不是「腸躁症」?醫師:輕忽「克隆氏症」恐腸子爛光終身打點滴

封面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如果你去醫院看病,甚至因為病情較重需要住院,你可能會發現,雖然醫院有很多地方都已經電腦化,但醫護人員還是常常拿著紙本資料或是實體的 X 光片在診斷。事實上,透過穿戴式的智慧眼鏡,很快地醫護人員就可以拋棄笨重的電腦與紙本資料,只需要在眼前用手比畫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的血壓心跳有多少,斷掉的骨頭接好沒。 ...

閱讀詳情 »

這兩天台灣進入新一波低溫天氣,也預告北半球的季節性流感即將到來。疾病管制署表示,十月一日開打的公費季節性流感疫苗還有約 27 萬劑可以接種,請民眾把握機會。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每年12月底至隔年2至3月是流行高峰期。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最新的監測彙整資料顯示,兩週前的北半球各國包括加...

閱讀詳情 »

近日氣溫大幅下降,H7N9 禽流感的歷史好發季節也將於下週開始,與台灣交流頻繁的中國大陸地區入秋以來已陸續出現 8 例 H7N9 流感確定病例,旅遊疫情建議新疆、江蘇、浙江、廣東皆為第二級:警示(Alert),疾病管制署表示民眾應開始提高警覺,計畫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務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禽...

閱讀詳情 »

南台灣登革熱疫情持續下降,上週新增病例數已跌破一千,不過仍有一位台南市女性因病情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而死亡,特別的是,她只有 39 歲,且沒有慢性病史,醫師表示與多數案例相比較特殊,請民眾不要大意。 上週(11 月 25 日至 12 月 1 日)共新增 885 例登革熱本土病例,較上週減少近兩百例,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