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常常拉肚子?別以為只是腸躁症!小心腸子整組壞光光

常常拉肚子?別以為只是腸躁症!小心腸子整組壞光光

 

發炎性腸道疾病特別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原因是因為此類疾病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的,原本應是遇到細菌、病毒才啟動的免疫反應,現在卻是「無差別攻擊」,造成「自己打自己」。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依發炎分佈形態、侵犯腸壁程度,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如果發生在大腸就教潰瘍性結腸炎,如果侵犯到小腸就叫克隆氏症,症狀與大腸激躁症類似,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如果沒有仔細辨別,很容易忽略而未積極治療。

 

發炎性腸道疾病和大腸激躁症很類似

吳登強醫師表示許多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常以為自己是大腸激躁症,的確在頻繁的腹痛與腹瀉方面,這兩種疾病的確非常類似,但是若是出現發燒、貧血甚至有血便的情況。最好不要輕忽吃一些止瀉劑就好。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典型特徵。

 

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很容易造成所謂的「裡急後重」,這四個字的意思是上廁所變得很頻繁,但是卻拉的不多。可是拉完後不久,又出現想大號的感覺,這樣反覆下來不僅對生活與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對腸道造成很大的刺激。更嚴重的狀況下可能會出現急拉的症狀,糞便和氣體會難以控制,會不自主排出肛門外,造成排便功能紊亂。

延伸閱讀:小三起每天「狂瀉十幾次」 他因腸病被霸凌險輕生

參考資料:「常拉肚子」竟不是「腸躁症」?醫師:輕忽「克隆氏症」恐腸子爛光終身打點滴

封面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警告:這些東西凡在你家中使用時長超出如圖所示, 肯定已染有許多細菌或過敏物。舉個栗子,睡過一年的枕頭,三分之一的重量來自蟎蟲的屍體和你身上的死皮。為了身體健康,請勿必扔掉。1. 沐浴球一個沐浴球上通常隱藏著 72 億個細菌,除了真菌之外,還有在浴室中沾染的多種菌群。2. 牙刷一個牙刷...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身體想說的話 糖尿病_消解自我放棄和自我攻擊   糖尿病的產生,一般西醫的說法認為是胰島出了問題。黃鼎殷醫師解釋,「糖尿病常見的成因可粗分為兩種:一種是和自體免疫相關,抗體不分敵我攻擊胰臟細胞,因此破壞了它原先該有的功能,這種是屬於比較先天性的;另一種和肥胖有關,...

閱讀詳情 »

現在腳氣,腳臭在中國有30%以上的患者,也是最常見的皮膚病,腳臭主要是汗腺分泌物與細菌結合產生的一種臭味。下面給大家介紹幾項偏方治療腳氣,腳臭的偏方。   (一)白蘿蔔去腳臭白蘿蔔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火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复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