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常常拉肚子?別以為只是腸躁症!小心腸子整組壞光光

常常拉肚子?別以為只是腸躁症!小心腸子整組壞光光

 

發炎性腸道疾病特別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原因是因為此類疾病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的,原本應是遇到細菌、病毒才啟動的免疫反應,現在卻是「無差別攻擊」,造成「自己打自己」。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依發炎分佈形態、侵犯腸壁程度,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如果發生在大腸就教潰瘍性結腸炎,如果侵犯到小腸就叫克隆氏症,症狀與大腸激躁症類似,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如果沒有仔細辨別,很容易忽略而未積極治療。

 

發炎性腸道疾病和大腸激躁症很類似

吳登強醫師表示許多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常以為自己是大腸激躁症,的確在頻繁的腹痛與腹瀉方面,這兩種疾病的確非常類似,但是若是出現發燒、貧血甚至有血便的情況。最好不要輕忽吃一些止瀉劑就好。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典型特徵。

 

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很容易造成所謂的「裡急後重」,這四個字的意思是上廁所變得很頻繁,但是卻拉的不多。可是拉完後不久,又出現想大號的感覺,這樣反覆下來不僅對生活與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對腸道造成很大的刺激。更嚴重的狀況下可能會出現急拉的症狀,糞便和氣體會難以控制,會不自主排出肛門外,造成排便功能紊亂。

延伸閱讀:小三起每天「狂瀉十幾次」 他因腸病被霸凌險輕生

參考資料:「常拉肚子」竟不是「腸躁症」?醫師:輕忽「克隆氏症」恐腸子爛光終身打點滴

封面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在志願與現實之間進退兩難的牙醫後輩 我有一位大學學弟S先生(三十二歲),在神奈川縣一間小有名聲的診所擔任牙醫,去年夏天,他辭去工作三年的牙醫診所,還差點罹患憂鬱症。現在是名每週兼職四天,每天賺二萬日圓的牙醫,勉強得以溫飽。好在妻子在外商銀行工作,薪水優渥。 任職這三年間,他每天都為了「為什麼沒有...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擴大,目前累積6醫護、護理師3家屬、1外籍看護確診。媒體今問,指揮中心是否建議各地民眾暫緩前往桃園,或反過來建議桃園民眾減少前往其他地區?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大塊區域的移動都建議盡量避免,但還沒有到要限制的情況。不過,澎湖縣首發難,縣長賴峰偉今天宣布,「即日起縣府員工禁止至桃園出差...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擴大,目前累積6醫護、護理師3家屬、1外籍看護確診。澎湖縣長賴峰偉今天開第一槍,宣布「即日起縣府員工禁止至桃園出差」。桃園市長鄭文燦則回應說,桃園市秉持各縣市合作抗疫的立場,不會因為澎湖縣政府的決定而有任何改變。賴峰偉指出,最近9天,國內新增10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由於確診者...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擴大,目前累積6醫護、護理師3家屬、1外籍看護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今更傳出台北地方法院書記官的家屬染疫。北院澄清,該訊息並不正確,並指出為院內同仁之家屬近日曾與確診者接觸,已採檢陰性及居家隔離;北院並立即請該同仁返家遠距辦公、進行健康自主管理,並將相關之辦公處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