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年紀輕輕,也可能得牙周病?!「這5個症狀」,快看牙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年紀輕輕,也可能得牙周病?!「這5個症狀」,快看牙醫...

年紀輕輕,也有可能得牙周病!奇美醫學中心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官語晨提醒,民眾應注意自身的健康,侵犯性牙周炎的病人更需要早期接受治療,讓牙周病在尚未惡化太嚴重之前,回復穩定而健康。

正確刷牙 讓牙周更健康

有些民眾因牙周病基本治療聽起來可怕又繁瑣而卻步,同時也擔心牙齒都會被醫師拔光而延誤就醫,事實上,並非所有牙周病的牙齒都需要拔除,醫師會考量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透過正確的刷牙方式的指導、專業的牙結石清除、牙周手術及放置再生材料,都會讓牙齒周圍由發炎變得健康,甚至有機會重建喪失的牙周組織。

提早預防、及早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

對抗牙周病最好的方式為提早預防、及早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讓牙周破壞程度降低以增長使用年限,特別是牙周病的初期往往症狀不明顯而被輕忽,等到病人開始感覺有問題時,常常已經破壞多年,因此建議至少定期每半年請牙醫師檢查洗牙,且因侵犯性牙周炎有遺傳傾向,若經醫師確診後,其家族其他成員也應該接受檢查與治療。
  
可透過各種方式 恢復咀嚼與美觀功能

但有些牙齒的牙周嚴重發炎而且地基破壞甚多,仍建議拔除才能移除感染源,放著不處理以後可能延伸更多問題,如蜂窩性組織炎、鼻竇炎、嚴重齒槽骨破壞等等,拔除的牙齒,也可透過各種重建的方式恢復咀嚼與美觀功能,民眾如果有以下症狀時,即便年紀輕輕也要提高警覺,及早就診尋求專業諮詢:
 
1) 如果有牙齦容易出血、牙肉顏色變暗紅色或腫脹、長膿包。

2)  牙齦萎縮、牙根裸露、牙齒感覺變長、牙縫變大。

3) 牙齒動搖、牙齒位置改變、牙齒脫落。

3) 咀嚼無力或疼痛、牙齒對冷熱敏感。

5) 口臭。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平日是否有多注意爸爸的情緒狀態呢?聽過身邊男性朋友訴苦嗎?為什麼男性較少開口求助?根據衛福部105年死因統計發現,男性(68%)自殺身亡比例高於女性(32%),而根據衛福部公布104年全民健康保險統計,發現男性於精神科就診率僅不到一成,若依年齡分析,20歲以上男性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1歲劉女士近日出現雙手麻木、雙腳無力、走路困難超過1年了,做頸椎核磁共振後確診是長節頸胸椎後縱靭帶鈣化,醫師曾表示嚴重程度是只要進行手術一定會癱瘓,諮詢第二意見後,發現仍有手術介入的空間,於是術後住院一個月再加上半年復健,終於能夠重新走路。 患者七節脊椎全被靭帶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國人蔬菜普遍吃得少,加上外食方便,三餐都是外食的”老外”也不少,常聽到的外食組合包含:牛肉麵、滷肉飯、便當(小菜非蔬菜)、水餃…等,加起來一整天蔬菜量可能連一碗都不到。蔬菜吃得少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其實吃夠蔬菜除了補充纖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颱風過境後,外頭氣溫常會飆破35℃,一走出戶外就像大悶鍋,而悶熱的天氣也常使汽車車廂溫度快速攀升,幼童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曾有過孩童沒有被發現而在娃娃車中被活活熱死的案例,因為國民健康署提醒有幼童的家長提高警覺,開車臨停片刻獨留幼童於後座,一旦疏忽忘記後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