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心律不整治療新選擇,冷凍消融導管安全更升級!「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AVNRT)患者,發作時心跳會飆快,標準治療是心導管電燒,然而有1%誤傷正常心臟傳導電路的風險。彰基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英傑對此表示,最新單點冷凍消融導管,以冷凍消融異常心臟電路,不傷害週邊組織,不會造成永久房室傳導阻礙,隨心導管等技術進步下,效果不輸傳統電燒,是患者一大福音。

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心跳異常可達每分鐘200下

「陣發性上心搏過速」(PSVT)是一種心律不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心律學會副秘書長廖英傑解釋,代表患者的心臟多一條電路,與正常電路形成迴路,不斷產生訊號造成心臟跳不停,可能高達每分鐘150-200下。

其中70%陣發性上心搏過速,屬於「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AVNRT),特徵是多出的電路位於房室節中,與房室結的正常電路形成不正常迴路,促使心跳異常快速。

心律不整平時沒症狀 發作速就醫診斷

廖英傑醫師指出,這類患者平時通常沒有症狀,陣發性發作時才會心搏過速,若患者有警覺性,盡速就醫以心電圖檢查,都可以確診。不過,若就醫時心跳恢復正常,就會錯過診斷時機。他曾遇過患者持續發作,每次送醫卻又「抓」不到,被當成憂鬱症治療。

「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若持續發作,有何風險?廖英傑醫師表示,這類心律不整大多良性, 只有少數嚴重會昏倒,不過發作出現心跳飆速、喘、胸悶和心悸,患者很不舒服,鼓勵診斷並治療。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心導管電燒術純熟 少數有永久性心臟傳導阻礙風險

「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這類心律不整,標準第一線治療是心導管電燒,手術發展純熟,95%患者術後可治癒,不會復發,也不用服用藥物。

廖英傑醫師指出,心導管電燒是透過電能產生熱能,用來破壞不正常電路的心肌組織,使心臟回復正常電路傳導。然而,「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的心律不整,其多餘的電路可能非常靠近房室節,房室節是正常電路傳導的中繼站,醫師強調,大部分手術很安全,但統計1%的人因電路位置等差異,若被電燒誤傷,會造成無法復原的傷害。

單點冷凍消融導管 安全性再升級

對此目前最新「單點冷凍消融導管」,是用零下-85度來冷凍心肌組織,廖英傑醫師提到,若不慎凍傷正常的電路,透過馬上回溫可以回復,具有容錯的特點,目前還沒有「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病患,因為此術造成永久性心臟傳導的破壞,安全性很高。

哪些患者適合「單點冷凍消融導管」?廖英傑醫師說,由於機台、操作醫師不多,多用於孩童、曾經電燒傷害到正常電路、異常電路過於靠近正常電路的患者,針對「房室結迴旋性的心搏過速 」,健保也有給付孩童和電燒風險高的患者。

不過,廖英傑醫師說,過去認為比起傳統電燒,雖然單點冷凍消融導管的復發率稍高一點,他仍看中「單點冷凍消融導管」的安全性,他也常用於成人患者,且隨導管技術進步,他認為兩者效果差別不大。

若心律不整難送醫診斷 醫籲要紀錄心跳 

廖英傑醫師說,許多病人至門診反映心跳很快,卻沒有確切心跳的數據,醫師幫助有限,呼籲心律不整發作時,若無法及時送醫檢查心電圖,應量測每分鐘脈搏速度,醫師才有依據診斷治療。

【延伸閱讀】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

高以翔讓人重新看見「猝死危機」 3大高風險群可考慮植入式去顫器預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膀胱過動症在國內盛行率約16至18%,與年齡老化、糖尿病及骨盆腔脫垂鬆弛等因素息息相關,患者會出現排尿次數增加、尿急感、急迫性尿失禁及夜尿等症狀,嚴重恐影響日常生活。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謝筱芸醫師指出,目前治療上除了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手術,也可藉由最新的「經皮脛神經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2歲男性A先生,才剛洗完澡準備彎下腰穿褲子時,此時突然聽到「喀」一聲,頓時感覺其雙下肢劇痛無力,經急診醫師檢查後發現,其腰椎第2~3節椎間盤破裂突出,嚴重壓迫腰椎神經,因此趕緊立即手術。由於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糖高達500,醫師擔心手術後傷口癒合不良,因此決定採微創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9歲張伯伯平時愛吃花生,且總是吃隔夜菜,近一年來體重突狂掉10公斤,赴醫檢查發現左肝竟有一顆5公分腫瘤,不過他一度選擇保守治療,直至疫情緩解,決定聽從建議接受3D腹腔鏡手術切肝治療,5天後順利出院且追蹤良好,讓他大呼:「早知道直接開刀就好啦!」惜福、惜食常吃隔夜菜 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冬季的濕冷天氣到來,氣溫驟降,35歲的葉先生的雙手開始乾燥,嚴重時還會龜裂流血、脫皮,不是皮膚變硬,就是皮屑頻頻脫落,連指紋、掌紋都變得很模糊,手機的指紋辨識都按不出來,入境日本前在海關按指紋,按了10幾分鐘還沒過關,入境前要擔心「按不出指紋」被遣返。這正是典型的「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