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中風率高 冷凍導管消融手術成主流

心房顫動中風率高 冷凍導管消融手術成主流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8歲的柴先生,近3個月常因半夜心悸而驚醒,近來數次因心跳過快而暈倒,經醫師檢查評估後,發現是因陣發性的心房顫動發作所致。在服用藥物控制一個月後仍無法改善症狀,醫師與其討論調整治療方案,他決定接受冷凍導管消融手術(Cryoablation)治療心房顫動,術後隔天出院,經過休養已恢復健康。

心房顫動佔1% 年紀大風險高

據統計,心房顫動的盛行率占總人口約1%,隨著年齡增加,盛行率也隨之上升;在80歲以上的人口中約占10%。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生理功能室主任林廷澤醫師表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而且是引起中風的主因。

治療心房顫動兩大招 電燒或冷凍消融可改善

臨床上對藥物治療無效的心房顫動患者,林廷澤醫師指出,常使用經導管高頻電氣燒灼術(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於單點上利用電流產生熱能破壞細胞,並點與點連接達到肺靜脈隔離;冷凍導管消融術則是近來新興的術式,使用液態的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 N2O)注入球囊導管中,達到在球囊與細胞介面攝氏-30至-50度的低溫,來破壞細胞。

電燒或冷凍治療有優劣? 兩者成功率皆達98%

林廷澤醫師進一步說明,冷凍導管消融術與一般傳統高頻電氣燒灼術,兩者手術成功率都可達到98%,然而手術時間,冷凍導管消融術較短,約兩小時即可完成,傳統的電氣燒灼術需要4-5個小時;另外,長期追蹤兩者治療後遺症比率也沒有太大差別,但冷凍消融術的術後疼痛則較少。

治療新主流 冷凍導管消融手術安全又有效

冷凍消融手術順利解決病人的不適,術後不用再持續服用心律不整藥物,生活品質大幅改善,也沒有暈倒和心悸半夜驚醒的症狀。林廷澤醫師分享,在心房顫動的導管治療方面,高頻電氣燒灼術是傳統上最常使用的技術,然而冷凍導管消融術在臨床試驗上也證明有相當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且隨著第二代冷凍導管氣球的發展,此技術將成為新興且有效的治療方法之ㄧ。

【延伸閱讀】打破絕症困境! 肺動脈高壓治療新進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9個月大的楊小弟,之前曾與父母到印度探親,因發燒3日、咳嗽、食慾不振和右側右下葉肺炎,入住施予抗生素治療。住院次日發現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白色斑點、結膜炎(流淚水和眼睛發紅),隨後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軀幹和四肢。楊小弟並未接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漸凍人治療出現曙光!陽明大學研究發現,人體的「Spt4」蛋白質,能抑制漸凍人致病基因,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目前已經投入新藥研發,最快2年內有新藥可用,可望延緩漸凍人病程。 全台約千名漸凍人 據統計,全台約有1000多名漸凍人,每年新增4、500人。陽明大學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檳榔是第一類致癌物,據統計,國內每10名口腔癌患者中, 9個人有嚼檳榔的惡習,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之冠。專家強調,戒檳榔其實不難,不會出現類似戒菸、戒酒的不適反應,建議及早戒檳、遠離口腔癌。 檳榔是第一類致癌物 防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由力行指出,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已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林姓少年4歲時在台中燈會走失,現場廣播也找不回家人,便由工作人員帶著他到警察局報案,但當時4歲的他身上未有任何身分證明文件,因始終找不到家人,失蹤協尋6個月後,台中市政府依法向台中地方法院申請指定監護,93年10月就由法院判決由時任台中市長胡志強擔任監護人,由市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