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狂跳 別誤當小鹿亂撞!

心狂跳 別誤當小鹿亂撞!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心房顫動常出現心悸、心跳加速、心跳不規則等症狀,當一個人出現心房顫動,中風風險就會大幅上升。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應湘表示,當心臟電流傳輸異常,就可能引起心房顫動症狀,心臟並沒有真正收縮,此時血塊就容易凝結,當血塊進入大腦,便釀成中風悲劇。

目前已有藥物可減輕心房顫動症狀,並降低中風機率。患者若及早治療,不只可改善症狀,生活品質也會獲得改善。

李應湘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治療目標主要在減少血塊凝結、減輕心房顫動症狀,因此需要服用抗凝血藥物,而研究發現,新一代抗心律不整藥物安全性較高,且有助減少中風、住院、死亡等風險。

另外,大型國際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延誤2.6年。醫師也提醒,民眾若出現心悸、心跳異常等症狀,千萬不要輕忽,應盡早就醫、接受檢查。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1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日前連續發生兩起母親攜子的自殺案件,讓人看了心酸難過,而背後原因疑似都是產後憂鬱症引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身團隊護理師楊淑惠指出,產後憂鬱症主要多和產婦經歷懷孕到生產,期間荷爾蒙的變化,加上產後身心不適,又得照顧新生兒壓力,這時若家人無法給予關懷和協助,就可能讓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黏液纖維惡性肉瘤好發於年長者,約為60至70歲,男女比例約為一比四,屬於罕見的軟組織惡性腫瘤,致病原因不明,恐和遺傳、環境以及免疫等因素相關;成大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潘信誠指出,症狀多好發於四肢,患者起初並未感到任何異狀,直到數月後約可長到10公分的結節狀腫塊。 右大腿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有種水果,可以幫助對抗皺紋,那就是番茄。德國一項研究發現,番茄不只可以減少皺紋,還有助預防皮膚癌,幫助皮膚對抗紫外線傷害,多吃番茄,對皮膚健康很有好處。 茄紅素 為身體增加一道防線 番茄含有茄紅素,而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這項研究顯示,番茄中的茄紅素可以保護身體、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年輕人不要以為年輕就是本錢,想喝酒就拼命喝!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年輕人一旦出現酒精成癮症狀,年老時很容易出現身心、精神疾病,整體身心健康情況會變得比較差,就算擺脫酒癮幾十年,也是一樣。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2016年11月號〈酒精與藥物研究期刊〉(Journal of 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