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狂跳 別誤當小鹿亂撞!

心狂跳 別誤當小鹿亂撞!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心房顫動常出現心悸、心跳加速、心跳不規則等症狀,當一個人出現心房顫動,中風風險就會大幅上升。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應湘表示,當心臟電流傳輸異常,就可能引起心房顫動症狀,心臟並沒有真正收縮,此時血塊就容易凝結,當血塊進入大腦,便釀成中風悲劇。

目前已有藥物可減輕心房顫動症狀,並降低中風機率。患者若及早治療,不只可改善症狀,生活品質也會獲得改善。

李應湘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治療目標主要在減少血塊凝結、減輕心房顫動症狀,因此需要服用抗凝血藥物,而研究發現,新一代抗心律不整藥物安全性較高,且有助減少中風、住院、死亡等風險。

另外,大型國際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延誤2.6年。醫師也提醒,民眾若出現心悸、心跳異常等症狀,千萬不要輕忽,應盡早就醫、接受檢查。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1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患者未來會不會演變洗腎命運,關鍵在於生活態度!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中心個管師邱小佳提及,台灣每年新增的洗腎者有一半來自糖尿病患者,但其實若患者態度是正面且積極配合者,大部分都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況,不太會面臨洗腎命運,但若對於糖尿病置之不理,飲食未節制也不運動,恐怕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過去曾有氣胸病史的15歲鄭同學,日前因左胸劇烈疼痛,嚴重影響呼吸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就醫,並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復發。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表示,鄭同學發作次數頻繁,右側也曾發作過氣胸,以「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雙側肺泡切除術併肋膜沾黏術」治療病人,術後第5天,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社會邁入高齡化,罹患失智症之人口逐漸增加。失智症的治療以及照護是現階段大家所關注且致力發展的部分。藥物治療仍是選擇,但每個人對於藥物的效果不盡相同,尤其是對於失智症相關的精神行為症狀,藥物的治療效果往往成效不佳。失智症非藥物治療 助改善認知功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