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臟專家表示:多年來人們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的飲食是錯誤!知道真相後實在太震驚了.....

心臟專家表示:多年來人們低膽固醇 低飽和脂肪的飲食是錯誤!知道真相後實在太震驚了.....

 

 

(翻攝自萬花鏡 theneuropathysolution,下同)

Donald W.Miller醫生是美國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大學教授。多年來,他根據美國權威機構所提出的《飲食指南》,要求他的患者不要吃飽和脂肪,雞蛋每週只能吃一個,取而代之的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然而,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他發現,讓患者採用這種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是完全錯誤的。在長達1小時的有關報告中(視頻,題目為“盡享飽和脂肪的美味,增強您的健康”),他詳細的闡述了飽和脂肪、膽固醇和心髒病的關係。

膽固醇不是心髒病的導致者,是身體的保護者,導致心髒病的罪魁禍首是糖和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100年前,美國超重的人不到1%,心血管疾病非常少見,那時候人們的飲食結構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包括奶油、牛油和豬油。而在高碳水化合物、低飽和脂肪飲食方式的今天,心髒病和癌症成為了流行病,佔死亡的75%。1950年,美國祇有10%的人肥胖,而現在2/3的人超重,其中1/3的人病態肥胖。美國人的平均體重男性為191磅,女性為160磅,比100年前增加了30磅。

認為飽和脂肪能夠升高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是根據兔子的實驗而得出的結論。研究者用含有高膽固醇的動物脂肪來餵養兔子,發現兔子體內的膽固醇水平高,其動脈血管發生了粥樣硬化。於是推斷,吃飽和脂肪能夠升高膽固醇的水平。這個實驗結果對兔子是正確的,因為兔子天生就是只吃植物食品(植物食品中沒有膽固醇,只有動物食品才含有膽固醇),它們不能消化動物脂肪,所以,其中的膽固醇是可以沉積在體內的任何部位,包括心血管系統。而對於能夠消化動物食品的人和動物來講,吃含膽固醇高的食品就不會產生粥樣硬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證明飽和脂肪能夠導致膽固醇高的這一結論。

母乳中含有54%的飽和脂肪,說明飽和脂肪是身體需要量最大的脂肪。

人體的先天設計就需要大量的飽和脂肪,而不能接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在一項對22個國家進行飽和脂肪與心髒病的研究中發現,增加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可減少心髒病死亡的人數。

吃飽和脂肪最多的國家,心髒病的死亡率最低。挪威和荷蘭人吃很多動物脂肪,他們心髒病的發病率很低。法國人吃飽和脂肪最多,也是歐洲14國中心髒病發病率最低的國家。智利人吃飽和脂肪少,心髒病發病率很高。

超過20項的研究結果都表明,體內膽固醇水平高的老年人,與膽固醇低的人相比,身體更健康,更長壽。

一項研究表明,實驗者每天喝30毫升椰子油,12週的觀察發現,她們的腰圍具有明顯的減少,而每天喝30毫升大豆油的實驗者腰圍沒有任何變化。

膽固醇對生命極其重要,它組成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組成50%的大腦組織,是性激素和緊張激素的原材料,也是形成記憶的物質,缺乏它會產生很多疾病,包括老年癡呆、抑鬱、自殺、暴力、各種炎症和癌症等。

飽和脂肪的來源:豬油、牛油、羊油、奶油、雞蛋、椰子油(椰子油不含膽固醇,但它升高HDL好膽固醇的水平)

好的飽和脂肪食品:來自於自由散養、吃天然食品的動物,例如自由散養、吃草的牛、羊,吃蔬菜、種子、堅果、穀類的豬,吃蟲子、蔬菜、草的雞。

心臟專家表示:多年來人們低膽固醇 低飽和脂肪的飲食是錯誤!知道真相後實在太震驚了.....

心髒病人吃什麼好?

1. 芹菜。心髒病是一種心血管疾病,患有心髒病的患者的心血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所以治療和預防心髒病,首先要保護心臟及其心血管。芹菜富含芹菜鹼,而且葉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多吃芹菜尤其是芹菜葉,可以有效防治心髒病。

2. 馬鈴薯。專家表示,多數心髒病人患病期間體內都會缺乏鉀元素,這時及時補充鉀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心髒病。而馬鈴薯富含維生素C、鉀、鐵等身體重要營養元素,是一種高鉀食物,可以及時為患者補鉀。此外,葡萄柚也是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是維護心血管最佳水果。

3. 海帶。海帶中有豐富的溶性纖維,更容易被大腸吸收和運用,增加血液流暢運行,減少因為血栓或血液粘性強而導致心血管堵塞的問題,減少心肌梗塞、動脈硬化類型的心髒病發生率。

4. 堅果類食物。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類食物可以維持血管彈性,減少動脈硬化,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療心髒病的效果。像杏仁、花生、芝麻、核桃等堅果類食物就可以幫助我們養心護心,每天食用1~2個核桃,對於身體有益無害。

5. 豆腐。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能夠降低LDL(壞)膽固醇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飲食中如果有25克大豆蛋白,就能夠提供50——60毫克大豆異黃酮,這種黃酮類物質能夠顯著降低LDL水平,由此維護了心臟的健康。

via-萬花鏡

相關推薦

乳癌是國內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個案超過1萬2千人。在乳癌基因型中,荷爾蒙受體陽性者超過7成,適用荷爾蒙療法,隨時代進步,荷爾蒙藥物不斷進展,提供乳癌患者更好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讓乳癌治療的路上,不再那麼痛苦艱辛。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張財旺表示,乳癌所有的治療方式之中,手術是最主...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中風患者類型不只兩種?因著這樣的滿臉疑惑,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文醫生出面解惑,她說,除了大家熟知的『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外,仍有一種名為『血栓型中風』,其中風原因是『斑塊』隨著血液循環塞到某處血管,動彈不得,導致血栓型中風,其最高危險群是有『心房顫動』的病...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知道乳房是女人的第二張臉,到底有哪些乳房疾病會讓女人聞風喪膽呢?明(6/12)晚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女人最害怕的乳房子宮疾病一次K.O!」邀請到林佳儀、亮哲、蔡季芳,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員韋汝以及醫師團陳欣湄、盧靜怡、沈怡岒、徐永康、郭怡、陳峙嘉,一起探討婦女的健康...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近日,美國一位31歲的男子因出現神經系統混亂,行動不便且伴隨有頭疼、發燒等症狀而被送入急診室。經醫生診斷,該男子的大腦組織出現異常,其體內感染的寄生蟲,在他的大腦中“重新覺醒”。 根據斯坦福大學醫療報告顯示,這名男子6年前從中美洲北部的薩爾瓦多移民到美國,且體內被診斷出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