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跳過慢中風、猝死可能找上你! 心律調節器趨吉避凶

心跳過慢中風 猝死可能找上你! 心律調節器趨吉避凶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發現心臟跳得很慢,有關係嗎?「心跳過慢可分成正常生理現象,或者是疾病導致兩種。」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蔡維中醫師指出,「一般人若每分鐘心跳小於60下,就符合心跳過慢的定義,但若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心跳也可能會低於每分鐘60、50下。」


至於病理性的心跳過慢,原因則可能包括電解質不平衡、酸鹼值不平衡、藥物、心肌梗塞、心肌發炎、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等。


心跳過慢中風 猝死可能找上你! 心律調節器趨吉避凶

▲心跳過慢的症狀及原因。(圖/照護線上提供)


心跳過慢會導致中風、甚至猝死風險增加。蔡維中醫師解釋,當我們把人體想像成1台車子,那心臟就是車子的引擎,身體活動時,心臟必須負責驅動血液循環,提供足夠的血流給各個器官;當心跳變慢時,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流給全身使用,就可能會出現虛弱、無力、呼吸困難等症狀。若血流不足發生在腦部時,就會出現頭暈、記憶力、注意力減退等現象,有的人甚至會昏倒,甚至有研究指出心跳過慢與中風有相關性!


蔡維中醫師強調,「比較危險的心跳過慢,像是房室傳導阻斷,就伴隨猝死的危險,一定要積極治療!」


安裝心律調節器穩定且安全性高 同步減少藥物副作用


根據治療指引,心跳過慢的主要治療方式為安裝心律調節器,蔡維中醫師說,心臟是提供全身血液的重要器官,因此需要穩定且副作用較少的方式來提升心跳,使用口服藥物相對來說其實較不可靠。反而,安裝心律調節器可以持續監測心跳,當心跳太慢時,心律調節器就會及時作用,刺激心臟跳動,讓心跳維持在正常的速度,是較可靠、安全的治療方式。


心跳過慢中風 猝死可能找上你! 心律調節器趨吉避凶

▲安裝心律調節器的好處。(圖/照護線上提供)


臨床上會從症狀與風險兩方面進行考量,產生4種排列組合,蔡維中醫師分析,只要是高風險的心搏過慢,就會建議病人積極考慮裝心律調節器,舉例來說,有些老人家在睡覺時,會出現很危險的心臟傳導阻滯,雖然沒有症狀,但就有可能造成猝死。此外,就算是低風險者,但若有症狀,也可考慮安裝心律調節器,讓症狀得以改善,提升生活品質。


安裝心律調節器還有1個優點,就是不需要再服用使心跳加速的藥物,可降低因刺激心跳加速的藥物造成其他心律不整的風險與避免藥物副作用。


挑選「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 身心變化都能及時偵測 治療效果佳


正常心臟會根據生理、心理變化改變心跳速率,因此心律調節器也朝著更人性化的方向進步。蔡維中醫師解釋,傳統心律調節器只能依照設定的速率運作或根據身體震動來調整速度,而最新型的「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能夠偵測心肌電阻抗,精準評估心臟對於自律神經的反射與需求,更聰明、人性化地適時調整心跳速度。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可以偵測當下自律神經的狀態,幫病人調控最符合自然心臟輸出的心跳速率。蔡維中醫師說明,正常情況下,心跳會由自律神經調控,例如在靜坐休息、心情平靜時,就會調低心跳速率,在運動、心情緊張時,則調高心跳速率。傳統節律器無法做到,但「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就可以做到近似正常的自律神經的調整,達成更精確、更符合正常生理狀態的治療目標。


心跳過慢中風 猝死可能找上你! 心律調節器趨吉避凶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的作用。(圖/照護線上提供)


同時,傳統心律調節器大多沒有遠端功能,因此只有在病人回門診追蹤時,才能知道心跳的狀態,但「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透過其遠端連線功能,即可改善此不足。蔡維中醫師說,心律調節器若具有遠端功能,再搭配類似基地台的儀器,就可以及時跟心律調節器連線,在雲端獲取數據,因此若偵測到特殊心律不整等狀況,醫療團隊就可以提早發現,即時因應,大幅提高安全性。


如果碰到類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形,具備遠端功能的心律調節器,還可以減少回診到醫的次數,讓醫療團隊跟患者都能減輕負擔。


此外,心律調節器仰賴電池運作,電量耗盡時便需要再次手術更換。蔡維中醫師表示,「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的使用年限會較傳統型來的久,可減少當心律調節器電量耗盡時需再次接受置換手術的次數,生活品質更好。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可進行核磁共振 務必提前告知醫師


若接近較高的電場、磁場時,需要非常小心,例如核磁共振檢查時,傳統節律器可能會有風險,無法進行。但「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因為有經過特殊設計,所以病患可以接受核磁共振掃描,就醫時請務必主動告知。


因為心律調節器會安裝在鎖骨下方的胸壁前面,故患者應盡量避免手臂過大範圍的活動,也不要將手機放在胸前口袋。蔡維中醫師叮嚀,因為具有金屬成分,在過海關、安檢、防盜門的時候,也建議可主動告知安檢人員。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病理性「心跳過慢」恐中風、猝死!植入心律調節器好處分析,心臟科專家圖解說明


更多NOW健康報導
▸血管阻塞7成以上須考慮侵入性治療 血管支架知多少?
▸抗月經貧窮!北市教育局聯手超商 補助200元生理用品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irorio 這個女孩想要知道30天只喝白開水, 身體會有什麼改變? 於是她開始做實驗! 第一天她每半小時就上廁所一次, 第二天開始頭痛,應該是糖戒斷友應, 但喝了一些茶就好了, 第四天她臉上狂冒痘痘,應該是排毒的反應, 但過一周後就好多了,也不再跑廁所, 她並沒有特別減肥,但還是瘦了很...

閱讀詳情 »

手搖飲料大杯總是喝不完明天再喝?這些「隔夜茶」的疑慮你要知道 2016-05-06 21:40 街上飲料店林立,現在的人幾乎人手一杯手搖飲料。「大杯比較划算」往往讓我們睡前都還沒喝完,於是「放進冰箱明天再喝」就變成了喝不完的習慣。但是你知道隔夜茶的可怕性嗎?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不論是紅...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男生晚飯後打了場籃球,凌晨卻被下身一陣疼痛驚醒,忍痛 13 個小時後趕到醫院,"醫生發現兩顆"蛋蛋"全都扭轉壞死,痛惜之餘不得不摘除。 20 歲的張凡在武昌一高校讀大一。上週五,他和幾個同學打了一場籃球賽。晚上睡覺時,"蛋蛋"就好像抽筋了一樣疼。張凡以為是運動太累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