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惡性腦瘤「拆彈」大進展! 長庚找到無傷口、暫時開啟血腦屏障捷徑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惡性腦瘤難治、難存活,是臨床醫師眼中最難拆除的大腦「炸彈」,但長庚研究團隊有重大進展,該院今(11)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在國衛院及科技部支持下其所開發的「手術導航導引聚焦超音波系統」,已進入臨床試驗,目前收案6人均能無傷口、暫時性開啟阻擋藥物進入的「血腦屏障」達到療效,成為手術後輔助性化療、標靶藥物投藥的新利器。

長庚研究團隊是從2018年起收案6例,初步專業分析試驗結果顯示,已成功完成世界首次臨床試驗,並在今年2月登上國際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成為台灣高階醫材發展的重要進展。

領導研究團隊的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教授魏國珍表示,目前醫界對腦瘤的治療效果不好,病人存活期平均只有約14到16個月,主要原因出在絕大多數的治療藥物都會被腦部特有的「血腦屏障」阻隔在外,藥物根本無法進到腫瘤區殺死癌細胞。

而研究團隊研發出的聚焦超音波則如同鑰匙,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科廷形容,可以在腦部打開一扇窗,讓藥物在特定的時間到達指定地點,大幅提升治療的功效。

陳科廷說,根據統計,高達98%以上的藥物無法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達到療效,原本血腦屏障這道圍牆對健康的人而言是好的保護,但對大腦有疾病的人來說,反倒成為難以打破的高牆,團隊自2008年起與長庚大學攜手合作,首度利用常規神經外科手術所應用的手術導航系統引導穿顱聚焦超音波,讓可以無傷口穿透顱骨的聚焦超音波能量,配合微氣泡一起作用,在腦部特定區域暫時開啟血腦障壁,依能量調整可控制在2到4小時後自動關閉。

研究團隊強調,這次完成的手術導航聚焦超音波人體試驗,共收案惡性腦瘤患者6人,經過嚴謹分析試驗結果顯示,聚焦超音波焦點定位精準度誤差範圍低於2公厘,核磁共振檢查呈現血腦障壁順利依時啟閉且無腦出血等不良副作用,高度顯示這項系統的臨床應用價值。

魏國珍說,目前世界上包括長庚在內有3大團隊在嘗試突破血腦屏障,但加拿大研發的核磁共振導引聚焦超音波,病人須處於核磁共振治療間長達4小時,費用高昂且耗時;而法國研發的固定式超音波系統,則需在病人頭骨上穿孔植入超音波探頭,具有侵入性且不易調整作用區域,風險較高。台灣有這樣的能力執行這樣的具優勢的高階醫材,是值得高興的事。

惡性腦瘤「拆彈」大進展! 長庚找到無傷口 暫時開啟血腦屏障捷徑 惡性腦瘤「拆彈」大進展! 長庚找到無傷口 暫時開啟血腦屏障捷徑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林口長庚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熟男腳底黑痣驚變「索命痣」 短短半年發痛又潰爛竟已晚期皮膚癌

感冒一陣猛咳「下體噴出10cm肉塊」 竟是咳出子宮肌瘤!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從過去十年開始,社群軟體(例如Facebook)漸漸主宰人類的生活,已經有很多的研究告訴我們花時間在3C產品上對人的不良影響,但是依據最新的研究指出,花時間在社群媒體...

閱讀詳情 »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哎呀!好痛啊,怎麼又抽筋了?」 相信您一定有過半夜突然醒來,小腿突然劇烈抽筋的經驗,這時不管起身走動或是保持原動作不動,都讓人覺得十分難捱,只渴求這痛楚感能夠趕快過去。 半夜為什麼會抽筋?該如何改善這個令人困擾的狀況?   任何人都有可...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tstock 當傷口結痂時,大家應該都有過搔癢難耐的感覺,不少人說,那表示傷口快好了,絕對不可以去抓,你是否好奇,為何傷口快癒合時,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癢是正常的 首先,傷口癒合主要可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止血發炎期」:指的是表面傷口最一開始...

閱讀詳情 »

每個媽媽都希望寶寶贏在起跑點,自懷孕開始就給寶寶足夠的營養補給,期望胎兒能健康地成長茁壯;寶寶出生後無論是母乳哺育或是後期添加副食品更是不能掉以輕心,只希望把最好的都給孩子。食在舒活營養師王凌茵表示,從懷孕到出生後的嬰幼兒時期是寶寶腦部構造形成的重要時期,各階段若營養不足,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一生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