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沖澡放鬆壓力睡個好覺 用錯方法反而造成失眠

想沖澡放鬆壓力睡個好覺 用錯方法反而造成失眠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元旦假期有點尷尬,正好在禮拜三,放完狂歡1夜1天就要上班,緊接著年節假期前,工作壓力龐大,晚上可能又有很多應酬,回家想洗澡好好放鬆,但洗澡方式不對,恐怕擾亂睡眠品質,導致慢性肩膀腰背疼痛,如果洗澡洗對方法能讓自全身充分舒緩,充足放鬆幫助睡眠。

 

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小林弘幸表示,如果只是一般沖澡,熱水只能刺激到皮膚,無法增加深層體溫,反而是皮膚受到熱水刺激,容易打亂自律神經平衡,而打擾睡眠,想要沖澡放鬆身體,不能只想趕快把身體洗乾淨,最好讓頭頸部的自律神經能藉著熱水放鬆,洗澡才能真正幫助睡眠。

 

小林弘幸強調,如果要讓淋浴與泡澡一樣有放鬆效果,一定要讓脖子以上,包含頭、臉、後頸部都要充分沖到熱水,讓血管充分擴張,增加副交感神經刺激;為什麼要讓頭頸部充分淋溫熱水?因為在頸肩靠近大動脈處,有所謂星狀神經節的交感神經叢,當這裡溫度升高,交感神經作用會降低,副交感神經作用就上升。

 

小林弘幸提醒,水流距離越遠,衝擊皮膚刺激越大,會讓交感神經作用,所以蓮蓬頭最好靠近身體沖水,不要拿太遠,自己調控水溫和洗澡時間,就像按摩一樣,當自己感覺到非常舒服時,就差不多可以完成,最後吹頭髮時,再用吹風機吹後頸部,讓溫熱風持續推動副交感神經作用,但要注意不要燙傷。

 

台灣睡眠醫學專家、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醫師林嘉謨解釋,身體有精神或想睡覺,大致上都是受自律神經調控,交感神經讓身體保持專注,副交感神經則是讓身體想要休息,正常來說,自律神經正常,人體就能維持正常作息。

 

林嘉謨接著說,確實一般沖澡比較不能助眠,泡澡卻可以,當水溫帶起體溫,身體會要趕快恢復,擴張血管增加血流,讓核心溫度下降,這樣的過程下,會讓副交感神經作用加強,但不是馬上見效,助眠效果會在1個小時後慢慢出現。

 

但林嘉謨也說,如果只是皮膚突然感覺到熱或冷,不是體溫漸漸升高又下降,這樣就是刺激交感神經作用,反而會讓身體有精神,就像睡覺時身體突然棉被沒蓋好,皮膚接觸到冷風,會讓人突然醒來,就是因為交感神經受到刺激。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RA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簡稱,全台約有10萬人罹患此病。根據研究發現,病情輕微的新病友,疾病控制狀況反而不理想,原來原因是害羞與醫師討論病情。高醫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自體免疫疾病,由於滑膜長期發炎增生引起全身各處關節軟骨破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入秋即可感受進補風氣四起,舉凡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等吃補餐館高朋滿座,不少人也會到中藥行採買中藥袪寒補身。台灣人喜愛進補,甚至不少人認為稀有的少見,或難以取得的野生補品更補。也有少數人費心網羅武俠小說中出現,可增加功力或道行的深海、孤島等動植物,深信這些人煙罕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0年前,許阿姨熱心助人,定期到捐血中心捐血,希望能透過微薄之力幫助更多人,醫師卻意外發現血液中病毒量高,但無法解釋是因罹患何種疾病導致,因此依舊持續捐出熱血幫助他人。隨著醫學進步,才被證實原來許阿姨的血液中含有C肝病毒,C肝與B肝類似,皆為DNA病毒,透過血液及體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男性因肱骨骨折,一年後拔掉鋼板卻出現橈神經損傷外,手腕伸肌也出現垂手等典型症狀,檢查後發現是嚴重神經軸突受損,不僅遠端肌肉在拔除鋼片後兩個月不受神經支配,且手臂麻痛現象加劇;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總醫師蘇炯睿復指出,主要因橈神經以螺旋狀繞在肱骨,當肱骨受傷,疤痕組織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